農民日報訊(記者 王瑜)9月11日,為期5天的第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吉林省長春落下帷幕。據農業部總經濟師張玉香透露,本屆農交會貿易成交金額420億元,與上屆380億元相比,增幅超過10%。
本屆農交會上,來自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2個展團以及臺灣地區和7個國家的展團、企業參加了展示,實際參展企業近2000家,國內和境外11個國家的5000多家采購商參加了交易、洽談,參觀人數達到120萬人,農交會結束后長春農博會將延續到13日,預計參觀總人數將超過170萬人。
本屆農交會與長春農博會同期、同地舉辦,融合了兩會優勢。與往屆相比,一是規模更宏大,總體展示面積規模創歷屆之最,達到國際農業綜合展會的領先水平;二是內容更豐富、產品更精美,室內室外展示結合,商品豐富多彩、琳瑯滿目,推出一大批具有較高推廣價值的優良品種,對生產將起到了示范推廣作用;三是形式更新穎,展、銷、商、會、網,多層次、風格各異、多視角地展示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成果;四是科技含量更高,農產品及深加工產品、良種、智能溫室、現代農業裝備等都充分體現了我國農業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五是理念更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得到重點體現,所有參展商品都是有機、綠色、無公害等優質農產品,集中體現了現代生產方式,詮釋了健康、環保的理念。農村能源展區描繪了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前景。同時,展會處處體現創新,特色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等不同發展模式都得到了集中反映。
本屆農交會正是以其鮮明突出的主題、豐富精美的展品、生動活潑的展示和卓有成效的交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參展企業市場促銷成果顯著。本屆農交會在總體布局上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3萬平方米室內展示區均用于安排境內外參展企業,并根據參展企業需要組織了采購商專場、大型貿易簽約儀式及各省特色產品發布會、推介會、對接洽談會、拍賣會等。在采購商邀請上,國內100多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經銷商、連鎖超市、進出口貿易商、農產品加工企業等到會采購,境外11個國家的采購商前來洽談采購。同時,本屆展會還加強了網上宣傳推介。在展會現場,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信息中心人員直接采集各種信息進行網上直播,12316服務熱線10名坐席專家日均接待農民咨詢2000余例,12582農信通短信解答查詢服務,日均回復短信超過1800條,網上展廳訪問點擊數每日愈100萬次,備受業界歡迎和關注。此外,本屆展會還專門安排了涉農服務企業參展。
二是突出了各地區農業發展成就和特色。本屆農交會精品展示區以省為單位布展,既完整表現了各地區農業農村發展的最新成果,又系統展示了該地區的優秀企業、特色產業、優質產品,有利于客商系統了解每個地區的農業產業發展狀況,強化了商貿洽談和尋求投資合作的針對性。
三是室外展區成為本屆農交會的一大亮點。本屆農交會上,室外展區現場種植了具有較高推廣價值的新、奇、特優良品種3000多個,組裝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增產模式30多項。新建的6萬平方米連棟智能溫室,科技含量高;水產品展示區新穎獨特;精品畜牧業展區良種繁多,各種活動豐富多彩;農機展區匯聚了境內外100多家知名農機企業,展示了2000多種農業機械及配套農具。同時,新農村消防展、農村新型能源展和科普大集等,成為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大課堂。
四是展示內容更加豐富。本屆農交會展出規模大大超過前6屆,展出內容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活畜、農村能源、飲食文化、種植園區、涉農服務等項目,展、銷、商、會、網相結合,室內、室外相結合,展示、示范和推廣相結合,體現了現代農業綜合展會的優勢。
五是搭建了經貿交流的橋梁,突出了貿易合作的主題。展會期間組委會安排了農業投資和現代農業高層論壇、優勢產區聯合推介活動、貿易成交簽約儀式等12項重大活動以及吉林、山西等省市舉辦的招商引資項目說明會、優勢特色產品推介會、產品對接會、貿易成交項目簽約儀式等12項展團活動,為國內外客商開展農業交流、經濟合作與農產品貿易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據悉,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將于明年10月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