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吉林延吉依蘭鎮農業技術人員竟然販賣假種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8-1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992
 

延邊州種子管理站和吉林寶豐種業公司查獲的帶假包裝的偽劣種子


延邊州種子管理站和吉林寶豐種業公司查獲的散包裝的偽劣種子

    震驚全省的四平市山門鎮生產、銷售假種子案已有了階段性進展。日前,該案已分別由四平、延邊公安機關偵查終結,涉案人員花俊東、陳思遠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分別移送當地檢察機關起訴。另有重要涉案人員(四平市鐵東公安分局查辦)鄭貴學批捕在逃。

    延吉: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售假

    在四平市鐵東公安分局偵查花俊東、鄭貴學、張憲海一案的同時,“吉單519”玉米種子“品種權人”寶豐種業公司相繼接到一些農戶的電話,詢問其購買的“吉單519”玉米種子為什么包裝與以前的不同,同時有“吉單519”的代理商舉報,稱延吉市有人銷售“吉單519”散包種子。

    寶豐公司維權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延吉市許多農民都是在依蘭鎮農業技術服務站(農業服務中心)干部陳思遠開辦的美田農資商店購買的名為“吉單519”的散包玉米種子,收款憑證上都蓋著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的財務專用章。該批種子外觀和色澤均與寶豐公司的真“吉單519”相同。而該公司從來就沒有授權這兩家商店經銷該種子。后經調查查明,延吉市蘭鎮柳新村村民購買了1690多斤,長新村村民購買6000多斤,廣記村村民購買2300多斤。這些散包“吉單519”假劣種子的包裝袋上均無任何標識。

    為維護農民利益不受侵害及維護企業形象,寶豐公司緊急調運優質“吉單519”玉米種子送到延吉市。維權人員在延邊州種子管理站的配合下連夜到依蘭鎮的幾個村,換回了假玉米種子985斤。

    這批偽劣種子就是四平市鐵東區山門鎮被村民哄搶轉移的18萬公斤偽劣種子中的一部分。是犯罪嫌疑人鄭貴學、花俊東通過吉林市無業人員(中間商)孫宏軍賣到延吉市依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思遠手中的。其銷售地點在依蘭鎮美田農資商店。

    “假種子坑農傷天害理,一查到底”

    由于案情重大,涉及面廣,受害農戶眾多,延邊州種子管理站將案情上報延邊州農業委員會。延邊州農委接到報告后,立即將案情上報州政府。

    2009年3月19日,副州長王福生簽署意見,“假種子坑農傷天害理,性質惡劣。對此案必須嚴查處理。”同日,州長李龍熙對此案也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嚴肅查處。

    州長批示后,延邊州農業委員會與州公安局迅速成立打擊假玉米種子聯合專案組。州農委主任李宗鈺為專案組組長,州農委副主任何寶、州公安局治安支隊副隊長劉春波為副組長,州農委政策法規處處長處長李少武、州種子管理站站長王明輝等五名公安干警的專案組成員。

    2009年3月23日,延邊州農委向吉林省農委做出調查報告。報告上寫到:到3月21日止,共收繳涉嫌假玉米種子8972公斤、違法所得11,880.00元。為了查清假種子流入我州的具體數量,農委配合公安局正在追查上線。按照州領導的批示,我們追查到底,徹底鏟除這批假種子對我州農業生產的潛在危害。

    報告上稱,經專案組調查初步認定這批玉米種子是以非種子代替種子進行銷售。

    在報告上還做出擬對延吉市美田農資商店實施“責令停止經營,沒收假種子和違法所得;吊銷種子備案登記證;并處違法所得十倍罰款,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決定。

    用公家的資質注冊個人的商店

    據調查,延吉市美田農資商店成立于2009年5月26日。該商店是由延吉市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干部陳思遠以其妻子張恒琴名義在延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領取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及方式: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具,組成形式是個人經營。

    銷售假劣種子的“美田農資商店”案發后仍然在營業

銷售假劣種子的“美田農資商店”案發后仍然在營業 

    記者在美田種子商店的工商檔案中看到,辦理營業執照的前置手續是2008年3月10日,延吉市種子管理站為延吉市依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二分部頒發的(延吉)農種備字(2008)第008號“吉林省農作物種子備案登記證明”和2007年8月1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為延吉市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頒發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工商部門是根據這兩個必備的前置手續辦理的美田種子商店個體營業執照。

    據調查,依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是依蘭鎮政府成立的事業單位,隸屬依蘭鎮政府,負責人(站長)是政府工作人員于文利。據他介紹,為了補充辦公經費,自2006年至2007年間,該站相繼成立了幾個農資經銷商店,名稱均為“延吉市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xx分部”,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就是其中之一。

    嫌疑人繼續“保管”公章用著方便?

    據于文利介紹,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成立于2007年。分部成立后即由該站工作人員陳思遠承包經營,并與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服務中心)簽訂了承包合同,規定每年上繳利潤1萬元,時間為2007年(一年)。此時的陳思遠,既是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二分部”的承包人。2008年初,于文利決定“二分部”不再做任何經營,但營業執照照常年檢,沒有辦理銷戶或停業手續,且營業執照、公章及所有手續還保留在承包人陳思遠手里。

    雖然站長于文利表示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已經停止了經營活動,可至2008年5月26日,陳思遠利用其妻子張恒琴注冊美田種子商店,到2009年陳思遠販賣假劣種子被查,他始終以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的名義在經營。對此,于文利站長表示,陳思遠的經營活動與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服務中心)無關,與自己更沒有一點關系。

    至于已經停止經營的服務中心二分部的營業執照和公章為何繼續留在陳思遠手里,于文利說:“陳思遠是本單位工作人員,他年青,營業執照和公章只能由他保管。”于文利還證實,雖然陳思遠以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名義銷售假劣種子已經涉嫌犯罪,但營業執照和公章至今還仍然保存在陳思遠手里。當記者問道:“陳思遠用其所管理的單位公章以單位名義銷售偽劣種子,現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營業執照和公章為什么至今沒有收回,仍然由一個犯罪嫌疑人保管?”于文利非常激動的質問記者:“你說我不讓他管讓誰管,你說公章該放哪?”于文利表示,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的營業執照和公章只能由(犯罪嫌疑人)陳思遠繼續保管。

    于文利的做法只能有一種解釋:公章放在那里,犯罪嫌疑人陳思遠用起來更方便。

    公、私都是一家人,逃避責任不容易

    2009年6月26日,記者與于文利一同來到依蘭鎮興安村陳思遠所經營的美田種子商店,陳思遠的妻子張恒琴正在商店看著店面。在店內左側的墻上并排張貼著依蘭鎮美田農資商店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為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案發4個月后,于文利在美田農資商店摘下農業服務中心的化學危險品經營許可證

種子備案登記表上注明:于文利、陳思遠為美田農資商店的從業技術人員(農藝師)

    從陳思遠以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名義銷售偽劣“吉單519”玉米種子和在銷售單據上加蓋的公章,以及陳思遠的美田農資商店墻上懸掛著的經營許可證上不難看出,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并沒有停止經營,而美田種子商店只是個招牌。按照當地農民的說法,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服務中心)是政府辦的,信譽好,可靠,許多農民都到這里購買種子等農資產品。

    由于陳思遠的特殊身份和為農民開具的購貨收據上都加蓋了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的財務專用章,這兩個經銷單位的負責人都是陳思遠與妻子張恒琴。農民們始終認為,陳思遠的經營活動就是依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服務中心)的行為,所購買的假種子也是其銷售的。

    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和依蘭鎮美田種子商店的“唇齒相依”的神秘關系可想而知。

    記者在查閱延吉市美田農資商店在相關部門的備案材料時發現,依蘭鎮農業技術服務站(農業服務中心)站長于文利和其下屬陳思遠竟然都是美田種子商店的農藝師。在延吉市種子管理站為美田農資商店做出的《吉林省農作物種子經營備案登記表》上清楚的寫著申請人是張恒琴,從業技術人員是于文利、陳思遠。而此前依蘭鎮農業服務中心二分部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和依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二分部的《吉林省農作物種子(銷售)備案證明》上的(經營)單位負責人一欄中,也清楚的寫著美田農資商店負責人張橫琴的名字。難怪,當陳思遠販賣假種子案發時,于文利馬上到處托人求情,為陳思遠逃脫法律追究而“工作”。于文利清楚的認識到,只有讓陳思遠逃避法律追究,自己才能安全。

    日前,記者采訪了延邊州農委副主任、專案組副組長何寶。他介紹,依蘭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服務中心于文利(站長)已經承認自己參與販賣假種子的部分事實,但由于數額較少,公安機關已經把案件退回延邊州農委調查。何寶還介紹,于文利售假案已由州農委轉交延吉市農業局查處。(記者 江風)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