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農村商報接到山東泰安市良莊鎮的群眾來信,反映他們種植的小麥種子良莠不齊、數千畝小麥面臨大面積減產的問題,5月31日,本報記者陳立東、王錫榮趕赴泰安進行了實地采訪。
在泰安市良莊鎮山陽南村,記者見到了山陽南村黨支部書記李秀軍。一見到記者,李秀軍一臉的無奈:最近一段時間,村里400多個父老鄉親為了小麥種子的事情天天鬧到家門上來,他也為此四處奔走,可就是沒有人給他們一個明確的說法。
隨后,記者跟隨李秀軍來到田間,遠遠望去,農田里小麥長勢不錯,“小滿”季節了仍泛青掛綠,顯然,這些小麥水豐肥足、“營養”豐富;但是走進細看,就發現這些小麥高低蕪雜、參差不齊,李秀軍捋著一束“高個子”的小麥:“你看,這根本就不是鎮種子站推廣的‘泰山9818’,高矮差距也太大了!” “你們就沒有讓種子公司的人員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記者問。
李秀軍:“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的人來了兩次,可每次都說不是種子的問題,是田地里長了‘野麥子’造成的,你看看,這哪里是‘野麥子’?再說,我們村的這些麥田已經三年沒有種麥子了,絕對不會生出‘野麥子’的。”
在另一塊麥田,記者見到正在澆地的農民張成德,老人指著自己的麥田,氣憤地說:“我這塊地種了三年的蘆筍了,今年才開始種麥子。你看看,麥子的品種有四、五個,連多年不見的‘葫蘆頭’也出來了。這種高桿的麥子,足有一米半高,俺這么大年紀了也沒見過這樣的品種。”同樣在麥田干活的村民程夫起也是滿腹怨氣:“照這個樣子,每畝至少要減產20%!”
李秀軍在一旁對記者說:“路北這塊地的種子不是這個‘泰山9818’品種,你看,他的麥子長得像刀砍的一樣齊整。”
據李秀軍介紹,小麥出現這種情況后,農民紛紛到村里來吵鬧,我們村干部也多次找鎮種子站和農科院專家來查驗,他們都不敢下結論,到底害怕得罪誰,還是在誰面前有什么短處?我們不得而知。種子公司也總是推脫責任,他們這是在等過幾天麥子收割了,什么事也就沒有了。
種子真假出現爭議,那這些種子是哪里提供的呢?村會計拿出了分派這批種子時的底賬和繳款憑證:全村共有411戶農民種植了這個“泰山9818”小麥,種植面積1360畝,購買種子10197.45公斤,繳款憑證落款是“泰安市岱岳區良莊鎮種子站”。74歲的老黨員程夫元告訴記者:“當時我們聽信了村里的宣傳,說是不使用這個品種,就不給種糧補貼。”
聞聽此言,村會計哭笑不得:“我們也沒有辦法。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通過鎮政府來推廣這個品種,鎮里還專門召開了會議,要求各村必須種植這個品種的小麥,不用這個品種,就得不到國家的種糧補貼。我們也是這樣向農民做的宣傳。但是,我們從中一點好處也沒有得到,就這樣我們村干部還惹了一肚子氣。”
記者隨即電話聯系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該公司辦公室一位姓田的主任推托說他是負責玉米的,具體情況要和他們的張清蒙總經理聯系,但是張清蒙總經理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隨后該公司通過郵件給我們發來一份聲明稱沒有給該村提供任何小麥種子!
種子到底是誰家的呢?記者隨即聯系良莊鎮種子站蔣相永站長,蔣站長告訴我們,種子是由泰安市岱岳區種子公司提供的,具體來源要問岱岳區種子公司。而岱岳區種子公司謝經理明確告訴我們:種子就是泰山五岳種業有限公司提供的!
隨即,良莊鎮政府又給我們發來一份《關于岱岳區良莊鎮山陽東村等村小麥田間長勢情況的調查意見》,該意見稱:5月12日岱岳區農業局組織專家組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結論是:一是氣候因素與地力因素造成下落穗稍多,二是主要有土壤及土雜肥傳播引起野生小麥發生。
到這里,似乎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但是又都沒有答案,種子到底是那家公司提供?五岳種業為什么不愿承認種子是自己提供?小麥品種蕪雜、大面積減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氣候因素與地力因素造成下落穗稍多”、“土壤及土雜肥傳播引起野生小麥發生”?為什么相鄰的其他品種沒有這種情況?難道數千畝施用的土雜肥是一樣的?記者依然是一頭霧水。
采訪結束后,記者又來到其他幾個反映情況的村子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各村的小麥生長情況與山陽南村的如同一轍,其中山陽西村全村320戶,購種9300公斤,種植1240畝;山陽東村全村420戶,購種10500公斤,種植1400畝;山陽北村全村320戶,購種9850公斤,種植1200畝;高胡村全村260戶,購種2450公斤,種植320畝。
關于良莊小麥種子的進展情況,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新農村商報)
相關資訊:小麥種子坑農 這家公司何以如此之“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