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漯河市農業專家近期對各縣(區)進行的調查統計,結合近期氣象資料預測,目前漯河市217.5萬畝小麥長勢良好,氣象條件適宜,豐收在望,預計夏糧總產109萬噸,比(歷史最高)去年的94.6萬噸增加14.4萬噸,增幅達15.2%;預計平均畝產500公斤,比去年的453公斤增加47公斤,增幅達10.4%。
去年,漯河市遭受了50多年一遇的嚴重旱情,漯河市委、市政府精心組織抗旱澆麥,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農業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小麥豐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是小麥面積擴大。去冬今春小麥播種面積為217.5萬畝,比去年增加7萬畝,這是小麥增產的基礎。
二是優質高產品種面積大。去年麥播時,我市圍繞實施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小麥品種,小麥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特別是高產抗倒品種矮抗58面積達到103.1萬畝,占麥播面積的47.4%,漯麥4號、豐舞981、周麥18、周麥16等占麥播面積的39.6%。與此同時,春性小麥面積進一步減少,總面積為50.8萬畝,占全市小麥面積的23%,處于比較合理的水平。
三是小麥“三要素”比較協調。首先,畝均穗數增加。由于今年小麥基本苗多,大分蘗多,分蘗成穗率高,加上春季抗旱措施得力,促進了小麥正常發育,經初步調查,全市小麥平均畝穗數達到40萬以上。其次,畝均穗粒數增加。穗粒數受小麥遺傳特性的影響,比較穩定,加上今年大穗型品種較多,小麥穗粒數形成的時期氣候條件適宜,初步調查今年小麥穗粒數比往年偏多,將達到35粒,比常年多2.2粒,比去年多0.6粒。再次,千粒重有望達到新高。由于小麥灌漿前期光照條件較好,墑情適宜,病蟲害防治效果好、危害輕,對增加千粒重有利;同時大面積推廣的品種千粒重比較高,預計今年小麥千粒重將接近或略高于常年。
四是后期管理比較到位。春季抗旱結束后,全市各級抓住雨后墑情較好的有利時機,切實加強以病蟲害防治為主的小麥中后期管理。科技人員分包鄉村,指導農民進行科學管理。農業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對農民進行技術宣傳和培訓。特別是后期,針對病蟲害發生較重的情況,全市各級全力以赴開展防治,日出動機動噴霧機330臺(套)、手動噴霧器11200臺。全市小麥病蟲害防治率達到95%以上,“一噴三防”面積達到170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