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ang)訊 9月27—28日,農業(ye)農村部(bu)種(zhong)(zhong)植業(ye)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業(ye)技(ji)術推廣(guang)服務中心在福建(jian)省永泰縣(xian)召開(kai)全國國外(wai)引種(zhong)(zhong)檢疫及(ji)有害生物風險(xian)分析會,現場觀摩國外(wai)引進(jin)蔬菜種(zhong)(zhong)苗隔離試種(zhong)(zhong)基地,交流總結近年植物檢疫工作(zuo)做(zuo)法成效,分析當前面(mian)臨的(de)新形勢和新要求,對下一步植物檢疫工作(zuo)作(zuo)出(chu)安排(pai)部(bu)署。
會議指出,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依法依規履行植物檢疫職責,重大植物疫情監測防控及時有力,產地檢疫與調運檢疫工作力度加大,國外引種檢疫服務生產作用凸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和服務種業振興作出積極貢獻。會議分析,近年來,外來有害生物跨境傳入與國內植物疫情擴散風險持續增加,“十四五”期間,年均從境外引進農業種子苗木檢疫(yi)審批數量比“十三五”增長30%以上,新時期(qi)植物(wu)疫(yi)情防控和(he)檢疫(yi)監管任務(wu)更加艱(jian)巨(ju)。
會議強調,植物檢疫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完善法規制度建設,提高監管服務水平。一要完善法規制度。加快制修訂國外引種檢疫審批和農業植物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相關管理辦法。二要嚴格審批監管。把好引種材料審核關,履行事中事后監管責任,加強與海關等部門協作配合。三要提升隊伍能力。配齊配強基層檢疫力量,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和檢測處置裝備支撐。四要深化檢疫宣傳。廣泛宣傳檢疫法律法規,營造(zao)“政府監管、企業(ye)自律、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