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公斤,下一車……”近日,川東北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品種技術現場考察交流會在四川省營山縣舉行。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對營山縣水稻種植百畝超高產攻關片進行現場實收測產。測得平均畝產達810.93公斤,再次刷新川東北丘陵區油茬優質一級米雜交稻全程機械化生產平均產量紀錄。
在位于駱市鎮建通村的規模經營主體水稻種植片,只見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良田美景”盡收眼底。陽光灑在稻田上,金色的光芒跳躍閃爍,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微風吹過,層層稻浪閃爍著金光,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稻穗攬入“囊”中,隨后,金燦燦的稻粒順著出糧口傾瀉而出,“吐”入正在等待運輸的貨車里。
面積測量、稱重、水分測定……現場,專家組對200余畝水稻高產攻關田進行測產。專家組在百畝攻關示范片中,隨機抽取代表性田塊3片,現場機收實測10.88畝。最終,經專家組測評,“百畝超高產攻關片”最高畝產841.58公斤,平均畝產達810.93公斤。據介紹,該展示片位于營山縣糧油產業園區腹地,是南充市稻油輪作綠色高質高效技術到田示范點,涵蓋駱市鎮建通村、東升鎮黃桷社區,總面積達1500余畝,由3個規模經營主體流轉從事稻油輪作全程機械化規模化種植。
“此次營山縣示范片的產量在川內丘陵地區非常突出,水稻單產得以大幅度提升,得益于從品種選擇到配套技術的成熟。”專家組組長、江西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胡標林表示,此品種產量高、抗倒性強、結實率高,且采用全程機械化技術,技術到位率高。選用優質雜交稻品種,機插栽培技術先進適用,示范效果好,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