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院長、北京京研控股董事長張利喜在開幕致辭中指出,當前我國種業正處于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北京農科院種業將聚焦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積極服務區域需求,并加強國際合作。他強調,要與合作伙伴攜手共建種業創新生態圈,共同開創種業發展的新局面。

中國種子協會秘書長蔣協新對京科355品種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京科355具有高產、多抗、綠色生態、適應機械化等顯著特點,是協會2024年尋找的適合黃淮海地區且深受農戶歡迎的優良品種。蔣秘書長稱贊北京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是品種推廣的主力軍、技術研發的先鋒隊、模式創新的開拓者,與科研單位形成了良性合作機制。他鼓勵與會各方以好時代、好品種為依托,共同助力種業振興。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全國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專家組組長李少昆研究員作了題為《黃淮海夏玉米單產提升關鍵技術》的專題報告。他指出,黃淮海地區玉米增產潛力巨大,單產提升的關鍵在于把握“增密、滴灌、精準調控”等要點。通過合理增加種植密度、采用滴灌技術、精準調控水肥及做好病蟲害防控等措施,能夠充分發揮玉米品種的產量潛力。李研究員希望將該技術與京科355品種相結合,打造一體化解決方案,助力京科355成為更具影響力的大品種。

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安喜榜圍繞轉基因技術及相關產品應用與服務進行了專題分享。他提到,京科355將在大北農生物優良性狀加持下,具備更好的抗蟲性、耐草甘膦(4倍以上)以及穩定的抗性表現,為市場競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所副所長、北京農科院種業董事長王元東研究員詳細介紹了農科院種業的使命、愿景與價值觀。他指出,農科院種業的使命是匯聚科技力量,引領種業發展,助力種業振興。愿景是創造種業新標桿,成就農科院品牌。價值觀為守正創新,誠信務實,用戶至上,共同發展。京科355的選育充分考慮了黃淮海地區的復雜氣候與種植模式,采用聚合微效基因等創新方法,在多環境下進行篩選鑒定。該品種具有株型理想、耐密性高、抗倒性強、抗多種病害、雄穗分枝發達、密度彈性大、軸細粒深、品質優、穩產高產等優點,并且具備產量自動調節能力。王董事長還提到,京科355,有望帶來更多競爭機會。此外,公司將制訂京科355高產栽培技術服務體系,助力挖掘其產量潛力。

會議期間,舉行了京科355助農宣傳大使授牌儀式,旨在激勵更多事業伙伴依托優良品種優勢,加大宣傳力度,為更多農戶帶去豐收的希望。多位事業伙伴在現場分享時表示,農科院種業依托農林科學院強大的科研實力與一流的科研力量,育出了一流的品種。與這樣的公司合作,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實戰策劃人、丁彥龍全案策劃創始人丁彥龍受邀進行了種業新媒體實操賦能分享。他以“引爆種業新媒體,推動銷量快增長”為主題,為與會者提供了實用的營銷策略與操作技巧,助力種業企業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展市場。

北京農科院種業營銷總監黃海在分析京科355市場競爭優勢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下一步的營銷方案及措施保障。他強調,公司將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創新的營銷手段與完善的售后服務,進一步提升京科355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

會前,參會的事業伙伴們觀摩了京科355及公司后續品種的長勢,并聆聽了技術老師的講解。通過實地觀察與專業講解,與會者對京科355的綜合優勢有了更深入、更直觀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對品種的信心與合作意愿。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為種業行業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的平臺。通過專家的深度分享、企業的戰略布局以及事業伙伴的積極參與,京科355這一優良品種將在種業振興的道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我國種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