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農業農村廳 遼寧省財政廳
關于做好2025年生產者補貼政策落實工作的通知
各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沈撫示范區社會事業局、財政金融局:
為認真貫徹國家玉米和大豆、稻谷生產者補貼政策,穩定農民收入預期,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更好發揮政策效應,現將做好2025年生產者補貼落實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制定補貼方案,合理測算補貼標準
各地要按照國家和省政策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及時制定具體補貼實施方案,明確補貼范圍、補貼對象、補貼標準等。生產者補貼對象為全省所有市縣(沈撫示范區)的合法耕地上的玉米、大豆(包括黃大豆、黑大豆、青大豆)、水稻實際生產者。大豆每畝補貼標準比玉米高350-400元,具體額度由各市確定。市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資金總額、各地核實面積,分作物測算確定全市統一補貼標準,提出資金分配或調整意見,8月2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報送市級財政部門。將正常管理的復種、間種、套種大豆和玉米納入補貼范圍;大豆、玉米與其他農作物帶狀復合種植(間種、套種)的,根據大豆、玉米實際種植面積測算補貼額度。大豆、玉米與果樹間種(套種)的不納入補貼范圍。涉及融通公司承接運營的軍隊農副業基地補貼繼續由相關市縣負責落實。生產者補貼資金全部兌付給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產者,不得再調劑用于種植結構調整。支持引導高油高產、高蛋白等優質大豆品種生
產資金要按照《2025年遼寧省支持高油高蛋白優質大豆生產發展政策實施方案》(附件5)落實。
二、強化分工協作,規范操作流程
各地要充分認識生產者補貼制度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確保補貼政策貫徹落實。要建立部門間協調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壓實各方責任。農業農村部門對補貼面積等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后向財政部門提出資金分配意見,財政部門根據業務部門資金分配意見按程序撥付、兌付補貼資金。按照《關于印發遼寧省統籌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遼財經〔2017〕261號)、《關于印發遼寧省稻谷生產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遼財經〔2018〕639號)規定,各地組織做好補貼申報、核查確認、匯總公示、歸檔上報、抽查核驗、標準測算、補貼發放等工作,及時、精準發放補貼資金,保護農民種糧基本收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對于確實無法自主申報、領取補貼資金的農戶,鄉鎮(街道)政府要規范委托申報、領取補貼資金程序,由村委會嚴格按照程序執行,并留檔封存,嚴禁發生虛報、冒領補貼資金等問題。
三、加強公開公示,統籌實施種糧補貼政策。
各地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政策公開公示工作,充分發揮政府或部門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數字化平臺和大數據作用,提高政策知曉度。市縣和村級可利用融媒體、微信群、公眾號等途徑,通過圖表、動畫、短視頻等直觀易懂的形式,對政策進行形象化解讀,方便農民看得懂、記得主、用得上。同時,加強與農民群眾的互動交流,通過設置政策咨詢熱線、開展政策宣講等方式,及時解答農民群眾關心的政策問題。嚴格落實補貼發放公示有關規定,確保全面、準確、及時做好公開公示工作,接受社會監督。要嚴格公示時效,杜絕“事后補公示”。注意切實保護農戶個人隱私信息,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個人敏感信息原則上不公示,確需公示的,應做脫敏處理。對公開公示信息應建立專門臺賬,便于日常管理及留檔備查,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對村級公示情況進行現場抽查核實,并定期對公示臺賬進行抽查復核。要及時公布測算補貼標準,引導農戶種植預期。要密切關注實際播種面積變化等因素,防止出現轄區內同一品種補貼標準差異較大的問題。要統籌銜接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生產者補貼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種糧補貼政策,減少面積核實次數,盡量做到相關補貼面積統一核實,數據信息共享,減少面積核實、“一卡通”錄入次數。減少基層工作負擔,提高補貼發放效率。
四、規范補貼資金管理,強化監督檢查工作
各地應將生產者補貼納入糧食風險基金專戶管理,并與專戶內其他補貼資金分賬核算,單獨反映,不得混用,不得違規轉出專戶核算。補貼資金全部通過“一卡通”發放,并按照有關規定強化“一卡通”發放管理。以前年度形成的生產者補貼結轉結余資金(不含用于結構調整的資金)要與本年補貼資金統籌發放。各地要緊盯生產者補貼資金管理各環節,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嚴肅處理發現的各種問題。每年補貼資金兌付完成后,各地要對補貼發放工作進行總結,并抽取一定比例,采取重點抽查的方式進行核實。加強補貼資金發放監管,嚴禁出現將不符合條件地塊列入補貼范圍、虛報面積套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紀問題。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審計和自查等渠道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徹底進行整改,并舉一反三,形成長效機制。要及時更新補貼發放基礎數據、及時更換“一卡通”賬戶,嚴禁使用已去世人員“一卡通”賬戶申報領取補貼資金,以及整戶消亡繼續領取補貼的情況,嚴禁出現多個身份證號對應同一張銀行卡的情況。對弄虛作假、擠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規依法給予嚴肅處理。
五、按時發放補貼,加強績效管理
各市補貼資金發放工作必須按要求于10月底前全部完成。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在收集匯總年度補貼發放數據的基礎上,建立補貼發放基礎數據庫并動態更新,省將在補貼發放的關節時間節點調度各地發放數據,并對補貼發放遲緩地區進行通報、約談。
各地要將績效管理融入生產者補貼資金管理全過程,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強化績效運行監控,及時糾正偏離績效目標問題,加大績效自評發現問題整改力度。2025年12月15日前,各市要上報工作總結及補貼發放進度調度表(附表1、2)、績效自評報告及績效自評表(附表3、4)。
聯系電話: 024-23448882(省農業農村廳)
024-22702789(省財政廳)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 遼寧省財政廳
2025年5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