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山西省雜糧產業技術體系聯合汾酒原糧基地公司與夏縣人民政府組織的“釀造大麥—高粱一年兩熟生產技術及新品種示范”觀摩會在夏縣禹王鎮舉辦。
省雜糧產業技術體系大麥崗位專家邢國芳教授詳細介紹了汾酒“釀造大麥—高粱一年兩熟生產技術”要點及效益分析,現場進行了釀造大麥品種比較及新品種展示,參會人員集體觀摩了釀造大麥新品種——中啤麥1號千畝示范方。
大麥,是全球第四大禾谷類作物,是我國啤酒、白酒釀造和優質飼料的來源。為提升我省大麥產區影響力,保障汾酒、老陳醋等釀造業的原糧本地化供應,2023年以來,我省雜糧產業技術體系聯合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和汾酒集團,在運城黃河灘涂鹽堿地探索并推廣“大麥—高粱一年兩作”生產技術,充分發揮大麥生育期短、抗逆性強、耐遲播等特點,在一年兩熟耕作模式下,充分保障下茬作物的生長空間和時間,有效提高高粱產量,并在不與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爭地的情況下,實現大麥產量的穩定增加。2024年經實打實收測產,該模式較當地傳統種植業模式,節約水肥投入30%左右,畝均增收300元—500元,實現了節本增效。今年,我省在灘涂鹽堿地等中下等農田,甚至邊際農田進行了大面積的“大麥—高粱一年兩作”種植示范推廣,以訂單模式助推我省大麥產業化快速發展。 (山西日報記者 王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