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雍敏 鄧衛哲)近日,2025年海南南繁水稻新品種展示觀摩會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02個水稻新品種、新組合參與田間展示。專家從生育期、整齊度、抗病性和豐產性等農藝性狀對參展水稻品種進行了田間鑒評,選出適宜海南種植品種10個、南繁苗頭組合10個。
海南省種子總站副站長文彤明介紹,本次南繁水稻新品種展示面向全國征集,來自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上海等17個省區市的302個水稻新品種及新組合,展示總面積130畝,覆蓋各類水稻品種。評選出綜合性狀優良水稻品種20個,其中通過審定適宜海南種植品種10個,分別為“瑋兩優鈺占”“特優1029”“特優2068”“伍兩優鈺占”“峻兩優8294”“耕香優晶晶”“金龍優5號”“壯香優1252”“聚香絲苗”和“粵糯2號”;南繁苗頭新組合10個,分別為“颶兩優鈺占”“香禾優細絲苗”“增香優璮香絲”“伍兩優5287”“中海優2號”“海3兩優1186”“海6兩優1186”“更香優12”“弘香優泰絲苗”和“特優8689”。
為保證評價的客觀公正,展示評選實行統一栽培、統一播種要求、統一田間管理。2024年12月30日,參加展示的新品種、新組合完成播種,2025年1月20日有序移栽,目前已陸續進入黃熟期。
據了解,在全國農技中心支持下,海南省承擔建設了4個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年展示評價新品種2000余個,參與單位400余家,帶動了水稻、鮮食玉米、西甜瓜、冬季瓜菜等作物優良新品種在海南落地生根,為農業生產和單產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育紅認為,新品種展示評價,是遴選推介優良品種的有效手段,是農民看禾選種的直觀平臺,是優良品種更新換代的加速器。下一步,海南將以品種展示評價為抓手,以“海南好米”為重點,全面推動落實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