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武威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武威市突出“保種、育種、制種、用種”等環節,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加快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推動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
武威市持續加快自主知識產權商業化育種平臺建設,開展種質資源創制、優異種質交換和新品種聯合選育。過去三年,全市共選育通過國家審定玉米新品種19個,省級審定小麥新品種2個、玉米新品種56個,國家登記蔬菜、西甜瓜、向日葵、籽用南瓜等非主要農作物品種16個。通過大力實施企業扶優行動,全市轄區內注冊各類農作物種子企業共108家,有28家種子企業建立了科研育種機構。建成武南、清源、懷安、永豐灘等4個種子加工倉儲中心,種子倉儲能力1.2億公斤,年種子生產加工能力達到1.6億公斤。6家企業被認定為甘肅省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注冊“豪威田園”“黃羊河”等種子商標40多個。
同時,武威市建成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圃6個,收集保存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種質資源13771份。目前,武威市已成為國內重要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之一,玉米制種面積穩定在16萬畝以上,年生產玉米種子6400萬公斤以上,主要銷往黃淮海、云貴川及東北、華北等地。全面推廣集約化育苗技術,全市持證的種苗生產經營主體達到34家,年生產種苗3億株以上,全市日光溫室種苗統供率達98%以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