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中央種業振興行動部署,4月16日至17日,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推進會在合肥舉辦,總結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成效,部署今年鑒定任務,推動建立部省聯動精準鑒定工作機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農業農村部種業司資源處處長王兆國出席會議并講話,安徽農業大學校長操海群、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韋艾平致辭,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周文彬主持開幕式。
會議指出,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是繼普查收集之后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把資源鑒定評價好,才能把資源利用好,才能為種業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保障。2021年部署該項工作以來,農業農村部加強頂層設計、組織實施和經費支持,先后啟動了60種作物的精準鑒定,已累計完成36萬份國家庫圃保存資源的基因型精準鑒定和5萬份資源的三年期多點表型鑒定。
會議要求,堅持全國“一盤棋”,推動建立部省聯動開展精準鑒定工作機制,統一標準方法,減少重復性鑒定,實現鑒定結果兼容互通、共享利用。推進全國種質資源信息化管理綜合平臺建設,建成精準鑒定數據集中存儲系統,遴選確定一批國家級精準鑒定平臺,適時再啟動一批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加強種質資源出境安全管理,依法依規嚴格審批,共同構筑種質資源安全防火墻。
會議強調,種質資源是種業振興的起跳石。下一步,要在前期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的基礎上,全力推進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和種質改良與創新工作,鑒定出綜合性狀好、目標性狀突出、遺傳累贅較少、環境表現頓感的優異種質資源,為突破性品種育種、種業振興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解讀了《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實施方案》,開展了種質資源精準鑒定數據匯交及信息系統使用、種質資源非生物逆境及生物逆境抗性鑒定技術培訓。召開了部省聯動推進精準鑒定工作座談交流會、60種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匯報會和2025年精準鑒定任務部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