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甘肅省大豆單產提升培訓會在省農科院召開。來自寧夏農林科學院、延安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省內外農業科研單位、企業的60余位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齊聚蘭州,聚焦大豆單產提升與種業振興,圍繞“科技賦能大豆單產提升”,通過技術培訓、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等多元路徑,共商甘肅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推動我省大豆產業邁上新臺階。
同時,我省首個“全國大豆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授牌儀式及大豆品種經營權轉讓簽約儀式舉行。此舉將加速大豆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轉化,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效益提升。
會議還邀請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山西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甘肅省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圍繞品種選育、田間管理、病蟲草防控、農機融合等關鍵技術授課,并結合甘肅實際,為提升大豆單產提出可行性方案。
我省地處西北旱作農業區,大豆生產面臨干旱少雨、種植模式單一等挑戰。近年來,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聯合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省種子總站等單位,以“大豆單產提升行動”為抓手,整合國家產業技術體系蘭州大豆試驗站、地方農業科研院所等力量,重點突破品種選育、水肥協同、病蟲防控等關鍵技術,集成覆膜側播、精準化控等關鍵技術,推動隴東旱作區大豆畝產提升20%以上,灌溉區畝產達300公斤以上。同時,連續多年承擔國家大豆區域試驗(西北組)、我省大豆區域試驗及黃淮地區多點鑒定試驗,累計完成200余個大豆新品種的試驗評價,并在全省不同生態區開展新品種引進篩選與選育工作,自主選育的隴黃3號、隴黃4號、佳禾2號等品種已成為全省主栽品種,使全省大豆良種覆蓋率提升至80%以上,有效解決了傳統品種抗逆性不足、產量潛力有限的問題。
此次大會通過搭建成果轉化平臺、集聚全國優勢技術資源,我省大豆產業正從“單產突破”向“全產業鏈升級”邁進,為保障糧油安全、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寶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