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25年四川省現代農業種業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
N〔2025〕—796號
各市(州)農業(農牧)農村局,廳相關單位:
現將《2025年四川省現代農業種業發展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3月25日
2025年四川省現代農業種業發展工作要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發展和對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進四川種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大提升,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完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推進資源共享利用
(一)抓好中心庫運行和建設。組建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以下簡稱中心庫)管理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制定出臺1+2管理辦法(1個中心庫運行管理辦法和2個專業庫運行管理辦法),確保中心庫規范化運行。公開向我省農業科研院所、相關單位以及社會征集資源,入庫一批資源到中心庫。
(二)管好用好資源。強化資源收集保護,做好資源登記匯交工作,加強瀕危資源搶救性保護,實現應保盡保。有序開展資源精準鑒定,推進資源共享交流和開發利用。
(三)強化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公布全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啟動四川省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增補工作。開展全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培訓。支持44個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區、庫)、7個地方豬備份場、5個畜禽遺傳資源搶救性保護的地方遺傳資源保護工作,開展保種場(區)保種群體動態監測,有序開展遺傳資源保種成效評估,畜禽基因庫遺傳材料保存新增6000份。
二、推進種業強市強縣建設,提升供種保障能力
(四)啟動種業強市強縣建設。制定《種業強市強縣培育方案》,依托國省種業園區、國省制種大縣、國省畜禽核心育種場所在市縣,按照種業基礎條件較好、育繁推一體化水平較高、產加銷能力較強的標準,遴選培育一批種業強市強縣,聚焦“強三端”(創新端、生產端、企業端)開展建設。
(五)強化種業基地建設。指導10個國家級制種大縣實施好制種大縣獎勵政策,推動優勢科研團隊、優勢企業和優勢基地“三結合”。深化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進一步落實“五項重點任務”和“五個一”的保障措施,確保種子生產基地面積穩定在75萬畝以上。強化國省畜禽核心育種場建設,確保畜禽核心育種群穩定在3萬頭(只)以上。完善現有制種政策性保險,探索建立制種風險保障金制度,進一步降低制種風險。啟動雜交水稻制種技術研究與應用試點。開展制種全程機械化技術研究及示范推廣應用。
(六)強化種源供應保障。及時開展種源供需形勢調度分析,發布種子供需信息,做好種業行業監測統計,確保供種市場平穩運行。優化省級救災備荒儲備種子的種類結構和品種結構,提升倉儲能力,保障農業救災用種需求。
三、強化育種聯合攻關,加快優良品種推廣
(七)推進育種聯合攻關。加快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培育育繁推創新聯合體5個以上。落實國家食用菌、芥菜育種聯合攻關任務,推動在突破性品種培育、聯合攻關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八)實施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深入實施《四川省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及配套管理辦法。全面推進畜禽遺傳資源性能測定、DHI測定等工作,支持40個國省畜禽核心育種場測定種畜禽性能10萬頭(只)以上,持續優化提升種畜禽生產性能,保障核心種源供應。
(九)建設種業創新基地。加快建設邛崍糧油、三臺生豬、彭州蔬菜三大育種創新中心。加強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與配套服務,提升南繁科研水平,強化南繁管理與服務。
(十)開展優良品種遴選推介。出臺《四川省當家品種遴選辦法》,明確遴選程序,強化結果運用。在認定的20個展示評價基地縣(市、區)開展農作物品種田間展示和專業化評價,舉辦第二屆天府良種擂臺賽,推介優良品種。開展種豬良種登記和遺傳評估工作,向社會推薦優良種豬,擴大優秀基因覆蓋面。實施好中央財政重大品種(油菜和大豆)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
四、培育壯大企業,提升種業綜合競爭力
(十一)支持優勢種業企業發展。支持省種業集團加快發展,按照進入全國前20強和上市目標加快培育,在牽頭育種攻關項目、種業強市強縣培育、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項目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遴選5—7家重點企業,在共建制種基地、牽頭育繁推創新聯合體、種業強市強縣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十二)強化金融保險支種。對接金融機構創新產品服務種業,適度降低授信門檻,提高授信額度。對接保險機構,優化和完善制種保險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風險。
(十三)支持種業企業“走出去”。支持省種子協會牽頭“水稻種子重返長江中下游和走向‘一帶一路’國家”“玉米和油菜種子北上行動”,不斷篩選品種開拓市場。
(十四)落地種子認證制度。引導國家級基地、陣型企業和生物育種產業化示范供種企業等參加種子認證,提高種子質量水平,力爭認證水稻、油菜制種面積1萬畝以上。
五、深化種業監管服務,優化種業市場環境
(十五)嚴格品種管理。提高品種審定相關指標,強化品種審定對育種創新的“指揮棒”作用。完善品種試驗技術體系,提升試驗水平。常態化開展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整治。建立健全品種試驗主體考核評價和退出機制。積極開展“仿種子”清理,嚴格品種登記審查,規范品種命名管理。
(十六)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強化種業普法,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及配套規章的宣傳培訓。實施冬查企業、春秋查市場、夏查基地的例行監管制度,重點檢查侵權套牌、假劣種子、網絡越區銷售等違法行為。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開展種畜禽、蠶種質量監管,加強水產苗種產地檢疫。配合海關持續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出境監管。
六、強化工作保障,凝聚種業振興合力
(十七)強化政策支撐。出臺《四川種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大提升三年實施意見(2025—2027年)》,立足農業重大需求,加快推動我省種業科技變革、管理變革、企業變革和質量變革,確保種業振興“五年見成效”落地落實。
(十八)強化黨建引領。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種業發展重要論述和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增強擔當作為的行動力執行力。筑牢遵紀守法思想防線,聚焦種業資金項目重點領域,強化廉政風險防控。聯合有關單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動黨建業務互融互促。
(十九)凝聚工作合力。用好川種振興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部門會商推進相關政策落地落實,協調解決重大事項和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行政與事業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的工作體系,強化種業相關領域學習,持續提升省市縣三級管理機構人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服務企業和行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