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盼豐年,選好農資心才安。政府出手不遲緩,農資打假意志堅……”2月28日隨著一聲聲群眾喜聞樂見的“花兒”說唱,2025年青海省農資打假暨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正式啟動。
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糧食安全的保障。去年,省農業農村廳在全省范圍內有序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執法行動,抽調市州縣執法骨干成立農資打假督導檢查組,省、市、縣三級聯動拉網式交叉執法。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農資打假“春雷”執法行動為抓手,針對農藥、獸藥、種子、有機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農產品、農機等相繼開展了拉網式排查。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9000余人次,檢查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生產經營主體6000個(次),為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春耕生產安全有序,各地各部門將把“放心農資下鄉進村”作為當前重要工作來抓,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將協同作戰,重點整治農資批發市場、網絡銷售、專業市場、集散地、運銷大戶、“忽悠團”進村兜售化肥和網絡越區違規售種等關鍵環節。加大對制售假劣農資、銷售禁用農藥、獸藥等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開展“拉網式”排查,對重大案件掛牌督辦,每案必核、從嚴查處。通過典型案例曝光,營造“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社會氛圍。
今年的農資打假將突出重點,堅持“全覆蓋檢查、全鏈條打擊、全方位整治”,針對不同農資品類精準施策,分類強化農資質量監管。種子領域嚴查套牌侵權、未審先推等違法行為,重點打擊假冒偽劣、標簽標注不規范等問題,確保品種真實性、質量達標率。農藥領域強化農藥登記證號核查,嚴打非法添加隱性成分、制售禁用農藥行為,重點整治生物農藥摻雜化學農藥等“掛羊頭賣狗肉”現象。肥料領域:聚焦養分含量不足、重金屬超標、夸大功效等突出問題,嚴查偽造登記證、假冒知名品牌等違法行為,尤其加強水溶肥、微生物肥等新型肥料監管。獸藥飼料領域:重點查處無證生產、違規添加抗生素、套用文號等行為,強化獸用生物制品、水產養殖用藥等專項治理,確保畜禽水產健康養殖。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