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蔬菜生產而言,春季管理是豐產增收的關鍵。由于春季氣溫回升快,但波動大,易出現“倒春寒”和晚霜凍;降水逐漸增多,需防范連陰雨和干旱交替發生。為確保春夏蔬菜穩定生產和市場有效供應,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出如下春季蔬菜管理措施。
一、生產準備
1.品種選擇。露地蔬菜宜選擇耐寒性強的早熟品種,設施蔬菜宜選擇耐低溫弱光品種。
2.深耕曬垡。播種或定植前,清除田間殘株,深翻土地30厘米,曬垡5-7天。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2-3噸,配合復合肥80-100公斤。
3.起壟覆膜。通過覆膜提高地溫,白色地膜保溫,黑色地膜防草,銀灰膜驅蚜蟲,結合當地實際靈活調整。
二、育苗定植
1.在育苗棚播種后,苗床保持晝溫20-25℃,夜溫12-15℃,防止徒長;嫁接育苗需加強保溫;出苗后噴施0.2%磷酸二氫鉀壯苗,定植前逐步通風煉苗。
2.設施茄果類蔬菜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定植后宜搭小拱棚保溫,緩苗后逐步通風。
3.春季露地蔬菜播種面積較大、品種多,要根據不同蔬菜生長特點和天氣變化情況,一般在3月中下旬,地溫穩定12℃以上,適時覆膜播種或定植。
三、田間管理
1.定植后澆透緩苗水,后控水蹲苗,茄果類蔬菜座果前少澆水。
2.設施蔬菜:設施內一般晴天白天保持25-28℃,夜間不低于12℃;利用水肥一體化分次進行追肥,茄果類蔬菜結果期增施高鉀復合肥(如N-P-K=15-5-30水溶肥),及時噴施鈣鎂等中微量元素肥;番茄單干整枝,留4-5穗果摘心,黃瓜及時落蔓,摘除老葉病葉;由于早春昆蟲少,宜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日光溫室越冬茬蔬菜正處產量盛期,重點是促根保秧防早衰,提高后期產量。
3.露地蔬菜:在田蔬菜主要是蔥蒜類和部分耐寒葉類蔬菜,早春要及時中耕劃鋤,提溫保墑,促進蔬菜根系生長;較為干旱的地塊,要適當提早澆返青水,施好返青肥,要注意避開寒流。春播(定植)露地蔬菜主要是葉根類蔬菜,新定植蔬菜宜采用地膜或無紡布覆蓋,定植后適當控水,提高土壤溫度,促進緩苗。
四、病蟲防控
1.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結合農業防治、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等方式,科學選擇高效、低風險農藥,嚴格遵守用藥劑量、用藥方法、用藥次數和安全間隔期的規定。
2.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等,霜霉病防治宜噴施烯酰嗎啉或嘧菌酯,配合降低濕度;灰霉病防治宜摘除病果,用腐霉利煙劑熏棚。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虱、地老虎、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成蟲等,風口處加裝防蟲網;蚜蟲和白粉虱防治宜每畝懸掛30-40張黃板,或噴施吡蟲啉、噻蟲嗪;地老虎宜毒餌誘殺(如敵百蟲拌炒麥麩);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成蟲防治宜用殺蟲燈誘殺,或噴施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或茚蟲威。
3.利用生物防治,釋放麗蚜小蜂防治粉虱,噴施枯草芽孢桿菌預防土傳病害。
五、防災減災
1.倒春寒防御。及時關注氣象預警;設施內提前備好增溫塊(每畝10-15塊),遇寒潮時加蓋草苫或二道膜;露地蔬菜寒潮前覆蓋無紡布或秸稈,噴施防凍劑(如蕓苔素內酯)或熏煙防霜。
2.連陰雨應對。清理溝渠,確保排水暢通;雨后及時中耕散墑,噴施葉面肥(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恢復長勢。
3.大風防護。棚膜加固,壓膜繩加密,棉被等覆蓋物壓好。
六、采收輪作
1.適時采收。葉菜類在抽薹前采收;果菜類(番茄、黃瓜)達到商品成熟度及時采摘。
2.輪作計劃。茄科與十字花科輪作,減少土傳病害;夏季可接茬種植豆類或玉米改良土壤。
3.高溫悶棚。對前茬作物秸稈要妥善處理,避免隨意丟棄在棚外,及時進行悶棚消殺,減輕病蟲害發生。
以上技術集成應用,需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作物需求,科學調控溫光水肥,加強病蟲害防治,減少氣象災害損失,確保高產優質,保障菜農收益。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豫北試驗站
河南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蔬菜專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