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鍋兒的油炸糕,走過路過別錯過”“活魚活魚,年年有余”……1月20日一大早,有著悠久歷史的百年古集——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堿廠大集在冬日的暖陽中蘇醒。各個攤位上,商品琳瑯滿目,吆喝聲此起彼伏,前來采購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大集上,鯉魚、豬蹄、活雞、大鵝這些傳統年貨一應俱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集上還出現了農科書籍、種子樣本等,成了趕集農民關注的“新年貨”。
“用手機掃這個二維碼就能看到種子成長和結果后的情況。如果選好了,可以先訂貨,年后上店里取貨。”今年30歲的楊帆在本溪縣城經營著一家種子銷售店,她帶著介紹種子的二維碼和相關的栽培技術書籍來到大集,很多采購完年貨的農民圍在她的攤位旁挑選商議著。
“自從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來,農民開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項目。除了傳統的糧食種子外,很多特色作物的種子,比如圣女果、朝天椒等非常好賣,但是很多農民在選擇時缺乏經驗,所以今天我就帶著種子樣本來到大集上,可以方便大家挑選。另外,相關的栽培技術書籍也是農民在發展特色產業時需要的。”楊帆告訴記者。
大集上,農民通過翻閱書籍,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再結合種子樣本進行挑選,不僅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還能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王順福去年在自家地里干起了大榛子栽培并加入了合作社,效益非常好。今年,家里人合計著要擴大規模,于是他在集市上購買了幾本相關書籍,打算趁農閑趕緊“充電”,為今春的種植做好準備。“一年之計在于春,得早作打算早動手。”王順福信心滿滿地說。
大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時刻展現著當下農村充滿活力的時代風貌。農科書籍與種子樣本在大集上作為“新年貨”,不僅為農村大集增添了新的亮點,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