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低溫、高濕、寡照的棚室環境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對于早春茬蔬菜幼苗來說,本身抗病性弱,加之不利的環境因素影響,提高了苗期病害的發生幾率。建議菜農早做準備,提前預防病害發生。
警惕糞肥燒苗
糞肥腐熟是否充分是影響苗期蔬菜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雞糞、鴨糞在腐熟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量以及氨氣、二氧化硫、硫化氫等,這些有害氣體積聚棚內,就會導致幼苗發生氣害燒苗,損傷葉片。牛羊糞若不腐熟,也極易發生燒根燒苗現象。此外,未經腐熟的糞肥還可能帶有大量的病原菌和蟲卵等,為幼苗生產埋下隱患。因此,提醒菜農,不管是底施糞肥,還是生長期間沖施糞肥,一定要將糞肥完全腐熟后再施用。
一旦因糞肥未完全腐熟發生燒苗燒根現象,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緩解:
一是加強通風。根據天氣情況適當增加放風次數和延長放風時間,將棚內的有害氣體及時排至棚外。
二是養護根葉。隨水沖施生根劑等功能型產品,如甲殼素類或者含有益菌的肥料,修復根系受損細胞,加速根系生長。出現燒苗燒根現象后,葉片發黃,抵抗性自然降低。為盡快促使葉片恢復濃綠,建議噴施海藻酸、氨基酸類葉面肥,同時適當補充含鈣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肥料,既可緩解肥害,又可增強葉片抗病能力。
三是噴灑生長調節劑。若燒苗嚴重,可適當噴灑愛多收等生長調節劑,增強植株長勢,緩解燒苗現象。
合理澆水防漚根
漚根在低溫季節容易發生。此外,土壤板結或偏粘性的土壤,若澆水量偏大,也容易出現漚根現象。主要癥狀為幼苗不長新根,幼根表皮表面開始呈銹褐色,后逐漸腐爛,致地上部葉片變黃,嚴重的整葉皺縮枯焦,生長極為緩慢,且幼苗易被拔起。
想要避免漚根發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合理澆水。建議不要按天澆水,也切忌大水漫灌,否則會導致土壤中的水分從極干迅速轉為極澇,過量的水分將土壤中的空氣擠出土壤,在澆水量過大的情況下,根系長時間被水分包圍,處于缺氧狀態,根系就會受傷。特別是對于黃瓜、辣椒等根系較淺的作物,一旦澆水過大很容易漚根、傷根,最好小水勤澆,有條件的可采取膜下滴灌。澆水前要注意天氣預報,要在晴天進行,澆水后至少要保證能有2—3個晴天,澆水時間最好在上午10點以前,此時地溫和水溫相差不大,澆水后不會引起地溫較大變動,可以減少對根系的傷害,防止出現炸根、漚根情況。
一旦出現漚根現象,管理上注意及時劃鋤、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待土壤稍干后,可用惡霉靈+生根劑,或用甲霜靈+甲殼素,沖施或灌根。為避免死棵等根部病害的發生,也可用春雷·王銅+醚菌酯+精甲·咯菌腈+生根劑進行灌根。
養好根系 抵抗根腐病
根腐病是導致蔬菜苗期死棵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死棵發生的第一個高峰,通常在番茄、辣(彩)椒、黃瓜上發病普遍。因根腐病是土傳病害,會隨水傳播,建議提前進行預防。
一是注重根系養護,促生龐大的根群,提升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在平時的管理中菜農要堅持沖施或灌施氨基酸類、甲殼素類、微生物菌劑類的生根產品,在養護根系、促根生長的同時提升植株的抗逆能力。
二是苗期勤劃鋤。有條件的菜農建議晚覆蓋地膜,通過勤劃鋤提高土壤通透性,并引根下扎,為根系生長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三是藥劑防治。預防根腐病,可隨水沖施惡霉靈+生根劑,或者沖施枯草芽孢桿菌或哈茨木霉菌+幾丁聚糖,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發病后,建議根據土壤干濕程度,進行藥劑灌根,最好不要隨水沖施藥劑,既增加土壤濕度,又利于病害隨水傳播。藥劑灌根可選用精甲霜靈·霜霉威、氟噻唑吡酮、氟菌·霜霉威等藥劑配合生根劑,或雙霉·乙酸銅、橙亮、惡霉靈等藥劑配合生根劑。灌根時要著重噴淋莖基部,或者使用專用的灌根器直接將藥施到根部,提高用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藥劑灌根前后不要立即澆水,因為灌根前澆水會加速病原菌傳播,而灌根后澆水會降低土壤中的藥液濃度,影響防病效果,同時也容易造成漚根,加重病害的發病程度。建議菜農灌根后7—10天再澆水,并隨水沖施微生物菌劑,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數量,提高植株抗病性。
加強管理 杜絕立枯病
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病初在莖部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色病斑,病部逐漸向里凹陷、溢縮,后擴展繞根頸一周,致莖基部萎縮干枯而死亡,但植株不折倒,仍能直立。發病不嚴重時,莖基部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
預防立枯病發生,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管理:
一是調節好棚內濕度。冬季溫度低,特別是連陰天、雨雪天氣,棚內光照不足,棚溫難以提升。管理中菜農使用增溫塊、暖爐等輔助增溫設備,在保證棚溫的前提下,加強通風排濕,并在操作行鋪設稻殼或碎稻草等有機物進行吸濕。
二是提高幼苗自身的抗病能力。晴朗天氣可對幼苗進行適當的煉苗,提高幼苗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同時隨水沖施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這是因為鈣可以促進根系發育,加速生長點細胞分化,利于培育強大的根群。建議從緩苗水開始,間隔沖施鈣肥。同時結合葉面補充富含鈣、硼元素的葉面肥,能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病性。對于大量元素水溶肥,苗期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利用根系的向水向肥性,引根下扎,也防止幼苗吸收過多的養分而發生徒長。
三是藥劑防治。預防用藥可選用霜霉威鹽酸鹽、甲基硫菌靈、氟嗎啉、惡霉靈等藥劑,可葉面噴灑,也可直接用藥液灌根,7—10天灌1次,連噴(灌)2—3次。發病后可用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或氟嗎啉+烯酰·丙森鋅;或氟噻唑吡酮+咪唑喹啉銅;或惡霉靈+霜霉威鹽酸鹽+生根劑。用藥時注意不要長時間使用一種類型的藥劑,最好將上述藥劑輪換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治效果。
(本版稿件由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董文蘭參考《北方蔬菜報》、全國農技推廣網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