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青島出臺《青島市種業促進條例》,這部法規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為青島市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筑牢堅實法治根基,提供強有力保障。
青島市種業門類完備,在多個細分領域擁有單項冠軍。金媽媽種業、清原作物、康大兔業,嶗山的蔚藍生物等企業,分別在鮮食玉米、生物育種、肉兔、酶制劑領域處于全國領軍地位。《條例》著眼于“大種業”發展格局,聚焦產業促進核心內容,全面涵蓋農作物、畜禽、水產、農業微生物、林草等五大種業領域,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全力推動各領域協同共進。
近年來,青島市在種業扶持政策上持續發力,已統籌市級財政資金約1.7億元支持種業發展,出臺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創設7條獎補政策,每年安排近1000萬元獎補資金。在全國首創財政股權投資資金“種子金”,累計投資5000萬元,帶動社會投資7.8億元。聯合農業銀行推出種業信貸產品“琴島·種子貸”,累計貸款超5.7億元,為50家種業企業提供關鍵資金支持。《條例》將現行有效政策上升為法規條文,極大增強了制度剛性。
青島市種業企業蓬勃發展,目前擁有五大種業門類持證企業1100余家,年銷售額過億元,種業企業17家,種業總產值近100億元。其中,9家單位入選首批國家種業陣型企業,10家外(合)資種業企業落戶,數量均位居全國第2。《條例》積極支持企業培育壯大,鼓勵企業通過重組、兼并等方式擴大規模,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海洋種業領域,青島特色鮮明,先后培育出水產新品種50多個,占全國海洋類水產新品種7成以上。《條例》聚焦藍色種業提升,充分發揮海洋資源稟賦和科研優勢,推動海洋水產種業規模化發展。
青島市科研實力雄厚,擁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66家,其中國家級科研機構12家,位居全國前列。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所等機構代表著我國相關領域研發的頂尖水平。青島市累計安排37個市級種業領域科技項目,投入支持資金3600余萬元。《條例》明確加大科研項目開發力度,重點扶持本地優勢特色品種選育,對育種周期長及具有重大經濟或社會價值項目予以長期穩定支持,同時鼓勵優勢種業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省有關科技計劃和重點項目,全力打通生物育種完整鏈條,提升前沿技術研發能力。
《條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整合資金、人才、平臺等各類資源要素,為青島國際種都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撐。下一步,青島將以《條例》實施為契機,精心編制“十五五”種業規劃,積極融入全國布局以爭取中央資金與重點項目,同時圍繞種業關鍵環節,聚焦科技創新與企業扶持,制定產業政策,建立發展基金,放大“種子金”作用,提升種質資源利用效能,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提升發展層次。在推動項目建設方面,將深化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發揮政府和企業作用,打造領軍企業集聚高地,建設關鍵項目和重點工程,培育新質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