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農大萬正杰教授(右二)講解“華芥11號”品種特性。
眼下正是芥菜生長的黃金期,在中國芥菜之鄉——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一望無際的洞庭湖沖積平原上,芥菜長勢正旺。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在華容縣舉辦全國芥菜新品種展示暨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該論壇由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和湖南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組織發起,
榨菜、大頭菜、雪里蕻、寬柄芥、結球芥等都是常見的芥菜,芥菜類家族目前有葉用、莖用、根用、薹用四大類、16個栽培變種,栽培種數量居蔬菜首位。在華容縣插旗鎮、新河鄉芥菜生產基地,展示著全國芥菜新品種及“水稻—芥菜輪作”生產模式。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芥菜品種改良崗位專家、華中農大萬正杰教授介紹:團隊利用雄性不育和單倍體育種技術,育成加工專用型芥菜雜種一代新品種“華芥11號”,適宜秋季栽培,春節前采收,芥菜品質佳、抗性強,產量比同期播種的地方芥菜品種增產20%以上。20多年來,團隊培育了芥菜新品種17個,并為全國20多家蔬菜科研院所提供了雄性不育育種資源,為我國芥菜品種的更新換代、芥菜產業的提檔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
芥菜是華容縣的富民產業,華容縣縣長周鵬介紹,近年來華容芥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以上,芥菜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3萬人,產值約100億元,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部分國家。“華容芥菜”被評為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湖南十大農業品牌,入選了農業農村部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
目前,我國芥菜存在種性退化、優質多抗芥菜品種短缺、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限制了芥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華中農大副校長楊少波表示,學校一直以強農興農為己任,致力于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學校芥菜團隊長期服務華容縣等芥菜主產區,在芥菜品種改良、栽培管理、病害防控、產業規劃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解決華容芥菜地方品種退化、越冬栽培遭遇冰雪凍害、春季采收時雨水多、品質差、人工采收成本高等問題。未來將組織團隊培育更多優質、多抗、宜機化的專用芥菜品種,助力蔬菜富民產業發展,留住人們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