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播種下未來三十年的智慧的種子,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好地應對饑饉和糧食短缺。”
“不遺余力地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讓國內外種業人投資的真金白銀得到更透明可靠的保護。”
“堅持科技創新、加強推廣優質種子、加強伙伴合作關系,為改善全球糧食安全而共同奮斗。”
2024年12月2日,第29屆亞洲種子大會在海南三亞開幕。大會以“潮起亞太,種業輝煌(Riding the Wave of Change in the Asia Pacific)”為主題,來自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代表參會,成為亞太種子協會(APSA)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
強化國際合作
為亞洲糧食安全夯實種業根基
一粒種子關乎亞洲16億人口的飯碗。種子是農業糧食體系的立足之本,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飼料、纖維、燃料的根基所在。
當前,亞洲及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錯綜復雜,既要讓日益增長的人口吃得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又要應對自然資源束縛和氣候變化危機。
“從現在開始,播種下未來三十年的智慧的種子,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好地應對饑饉和糧食短缺。”開幕式上,亞太種子協會主席Dr. Manish Patel表示,人工智能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作物育種的各個環節,在應對氣候變化、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開放合作是推動全球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種業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合作,愿同亞太各國攜手,共同推動區域種業創新發展。”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黃艷指出。
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理事長應敏杰代表聯合主辦方向各位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他強調了在應對不斷變化的種業背景下,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以及中國種子貿易協會所做的努力。
中國中化董事長、黨組書記李凡榮代表中國種業領軍企業發表致辭,他表示,中國中化依托旗下先正達集團以及中種集團,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并重,推動行業共同發展,持續為亞洲種業貿易繁榮貢獻力量。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視頻致辭中呼吁,堅持科技創新、加強推廣優質種子、加強伙伴合作關系,建設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韌性且更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為改善全球糧食安全而共同奮斗。
開幕式上,亞太種子協會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安徽張海銀種業基金會理事長、豐樂種業和荃銀高科創始人張海銀“中國種業卓越貢獻獎”,以表彰兩人在種業領域的卓越貢獻。他們的故事和貢獻,推動了中國種業的振興發展,也向世界傳達中國種業人執著、創新、奉獻的精神。



厚植創新土壤
進一步強化保護種業知識產權
亞太地區在全球種子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據Kynetec Sigma Seed 數據庫,該地區2023年作物種植面積約4.299億公頃,占全球的43.5%,種子產量為2690 萬噸,占全球種子總量的40%,種子總市值達297億美元,占全球種子市場920億美元總值的 32%。
大會期間,來自國內外的種業專家、企業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圍繞“種業未來的商業格局”“種業加速創新與保護”“優質種子的跨境流通”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以期進一步推動亞太地區的種子國際貿易、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農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尤其是今年新增的“聚焦中國——中國種業投資機遇論壇”,通過深入分析中國種業政策、營商環境和投資機會,幫助周邊國家加深對我國種業的了解,吸引更多國外企業來華投資興業。
截至目前,我國已與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種子貿易關系,2023年農作物種子進出口量達4.1萬噸,進出口總額為6.3億美元。
良好的種業營商環境需要持續完善種業立法、強化司法保護、嚴格行政執法、強化技術支撐。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儲玉軍表示,中國愿與各方同心協力,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強化種業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政策、戰略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在檢驗檢疫、知識產權保護、品種選育、非疫區認定、企業稅收等方面深化溝通,共同創造有利的合作環境。
“堅定不移加強種業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為種業創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為種業投資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法官羅霞說。
本次大會舉辦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地處國家南繁硅谷核心區,立足海南自貿港“橋頭堡”,面向東南亞和整個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致力于打造種業科創高地和國際合作平臺。
海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李鋒表示,海南省充分發揮自貿港優勢,在聚焦政策引領、平臺搭建、發展壯大經營主體、基地建設、人才引進培育方面努力推動種業振興發展。
三亞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陳希代表主辦城市感謝亞太種子協會對三亞的選擇和認可,同時介紹了三亞在構建南繁種業科技創新體系方面的系列舉措。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產業促進部負責人何青松介紹了海南自貿港種業扶持政策與投資機遇。



精彩展示交流
多家國內外企業帶來最新產品
松花型西蘭花、酸甜口的甜瓜、皺葉羽衣甘藍、各式優質雜交水稻和鮮食玉米……在本次大會的展覽展示區,眾多優新品種吸引國內外客商駐足詢問。
以中國種子集團旗下的荃銀高科為例,多年來該公司深耕海外市場,將雜交水稻種子推廣至東南亞、南亞、非洲多國,2023年出口各類農作物種子超過1100萬公斤,同比增長32%以上。
中國種子集團戰略與政府事務總監張曉強表示,亞太地區種業市場廣闊,種業科技創新應用活躍,公司將借助本次大會與更多行業伙伴強化合作,合力推動中國種業走出去。
“攜手中國,共同發展。”科迪華農業科技全球種子政策總監馬酷表示,中國市場始終是公司的戰略重點,將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大會共吸引到來自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代表參會,涵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種子聯盟(ISF)、國際種子檢驗協會(ISTA)、國際作物協會(CropLife)等國際組織嘉賓,國家種業協會代表,中國政府代表,全球領先院校專家和院士,世界五百強企業代表等。
參會代表們通過貿易洽談、展覽展示、參觀考察、青年俱樂部、女士領導力午餐會等社交活動進行探討和業務開拓,進一步促進亞太地區種業的交流合作。
作為聯合主辦方,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秘書長田偉紅表示,希望廣大參會單位和代表充分利用大會這一平臺,分享經驗,探討合作,共同為種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傳承創新30載
亞太種子協會迎來發展新起點
亞洲種子大會是亞太種子協會的年度盛會,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種業活動之一,被譽為種業界的“亞運會”。繼2014年在中國澳門舉辦后,大會時隔10年再次在中國舉辦。
今年正值亞太種子協會成立30周年,大會以“潮起亞太 種業輝煌”為主題,旨在傳承亞太種子協會的歷史成就,同時為種業未來創新發展和區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美好期許。
會上,Manas Chiaravanond、Uday Singh、Anthony Tse被授予“榮譽終身會員”稱號,以表彰他們為推動協會事業和亞太種業發展所作的突出貢獻。
亞太種子協會與中國種子貿易協會長期開展緊密合作,在種子貿易、育種創新、植物檢疫、知識產權保護、技術推廣等方面聯合舉辦了眾多會議和論壇,為雙方協會會員單位和廣大種業從業者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促進國際種子貿易流通與種業合作,推動亞太地區種業繁榮發展。舉辦本次大會正是基于雙方共同的目標和愿景。
與會代表們認為,大會的成功舉辦,將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種業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將在加速種業振興發展、加快推進“南繁硅谷”和海南自貿港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丨張植宏
圖片丨第29屆亞洲種子大會組委會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