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余斤“白包”種子造成20余萬元損失
3人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被判刑
35元/斤買進無標識水稻種子,90元/斤賣出
造成89名農戶種植后大幅減產和部分絕收
20多萬斤假種子造成種植戶42萬余元損失
偽劣中草藥種子案造成經濟損失1783萬元
相關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近期,又有四起假劣種子案被曝光!
江蘇:3萬余斤“白包”種子造成20余萬元損失,3人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被判刑
近日,江蘇省沛縣檢察院檢察官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戶開展種子安全法治宣講。該院之前辦理的一起“白包種子”案的被害人李某也跟檢察官一起,用自己的受騙經歷為大家現身說法。
李某是沛縣的水稻育苗大戶、農田承包大戶,其培育的秧苗不僅用于自家插種,還會賣給周邊其他種糧戶。兩年前,李某在一次農產品展銷會上認識了趙某,向其購買了3萬余斤“圣稻22”水稻種子。沒想到這些種子育出的秧苗稀稀拉拉,大部分都沒出芽。當年插秧時,不僅李某自己承包的土地無苗可種,其與他人簽訂的秧苗培育訂單也不可能完成。無奈之下,他只好高價從別處購買培育好的秧苗,并向客戶進行賠償,加起來共損失20余萬元。
李某向趙某索賠,趙某卻矢口否認賣過稻種給李某,李某向公安機關報案。2023年6月,沛縣檢察院受理該案。檢察官審查發現,趙某賣的種子無標識、無標簽、無生產商,是典型的“白包種子”。
“這類種子通常發芽率、純度都達不到要求,農戶購買使用后可能造成減產和絕產。”辦案檢察官介紹。
沛縣檢察院對趙某銷售的“白包種子”溯源倒查,趙某的供貨商周某浮出水面。經查,周某在無任何種子生產、經營資質的情況下,對自己種植或向周邊農戶收購的水稻進行簡單的除塵、烘干處理,再冒充品牌稻種對外銷售。經沛縣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2024年8月9日,趙某、周某等3人因犯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罪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六個月不等。
四川:35元/斤買進,90元/斤賣出,造成89名農戶種植后大幅減產和部分絕收
日前,四川省天全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銷售假冒偽劣種子案。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間,被告人李某在明知他人自行繁育的水稻種子未通過國家審定,卻以35元每斤的價格將無任何標識的水稻種子共計500余斤出售給被告人呂某。
呂某明知該水稻種子尚在試種階段,無規范包裝、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檢驗證號及合格證,在天全縣仁義鎮以90元每斤的價格向89名農戶銷售約214.9斤,導致天全縣仁義鎮89名農戶種植后出現大幅減產和部分絕收,損失達10萬余元。
經鑒定,李某、呂某銷售的水稻種子純度低于國家規定的水稻種子純度不低于96%的標準,為劣種子。
除此之外,李某還虛構自己在海南省承包土地種植水稻原種,預計可收割17萬斤種子、回本680萬元,偽造《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及水稻育種金額預算單等信息騙取投資37萬元。
綜合被告人李某、被告人呂某的犯罪情節、認罪態度及悔罪表現,法院當庭宣判被告人李某犯銷售偽劣種子罪、詐騙罪,被告人呂某犯銷售偽劣種子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共5.2萬元,追繳違法所得22.75萬元。
山東:查獲20多萬斤假種子,造成種植戶42萬余元損失
“多虧了檢察官幫我們挽回損失,解決了大問題。”近日,山東省平度市檢察院針對一起銷售偽劣馬鈴薯種薯案舉行公開聽證會,聽證會結束后,領到退賠損失的50名受害種植戶向檢察官表示感謝。
“我們那里有很多爛土豆種子,你們快去看看吧。”今年3月,平度市一名人大代表作為鄉村振興檢察聯絡員,向平度市檢察院涉農檢察工作專班檢察官反映了一條線索。
當天,該院涉農檢察工作專班依托府檢聯動機制,聯系行政執法部門一同赴現場勘察,發現爛掉的馬鈴薯種薯有20多萬斤,檢察官隨即展開調查。
經查,去年8月,蘭陵縣的周某瞄準了平度市的馬鈴薯種薯批發生意,他找到批發市場的侯某某。兩人約定由周某負責采購馬鈴薯種薯,侯某某利用自己在村里的人脈進行銷售。同年12月,周某聯系葛某,以每斤1.8元的價格購買21.64萬斤馬鈴薯種薯。為了盡快回本盈利,周某又以每斤2元的價格進行銷售,銷售金額共計42萬余元。看在侯某某的面子上,附近村莊有50戶老鄉簽訂了購買合同,馬鈴薯種薯被搶購一空。
檢察官進一步調查發現,周某、侯某某銷售的馬鈴薯種薯均無標簽,屬于“沒有標簽”的假種子。上述馬鈴薯種薯含有影響塊莖產量和品質的PVY病毒,經評估不能進行種植,給種植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2萬余元。
考慮到該批馬鈴薯種薯種植面積可達700畝以上,該院迅速監督行政執法部門將案件線索移送偵查機關辦理,并會同鄉村振興檢察聯絡員逐戶走訪,避免盲目下種造成更大損失。
得知馬鈴薯種薯出現問題,葛某主動投案,他向檢察官供述,去年9月,屈某從甘肅省某馬鈴薯種薯種植基地,以每斤1元的價格購進80萬斤假馬鈴薯種薯,并每斤加價0.1元銷售給牛某某、馬某某28.32萬斤。隨后,兩人又將這批假種薯加價4000元賣給葛某。
葛某又將其中的21.64萬斤馬鈴薯種薯賣給周某。在審查逮捕階段,平度市檢察院將追贓挽損作為重中之重,邀請鄉村振興檢察聯絡員,從法、理、情三個方面釋法說理,促使5名犯罪嫌疑人主動退賠種植戶損失。
江西:破獲首起銷售偽劣中草藥種子案,該案涉及多省,造成經濟損失1783萬元
近日,江西省共青城市公安局通過連續數月的調查取證,偵破一起銷售偽劣中草藥種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案件涉及江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被害人16人,經濟損失1783萬元。據悉,此案是江西近年來破獲的首起銷售偽劣中草藥種子案。
今年6月3日,周某來到共青城市公安局江益派出所向民警報案,稱其于今年3月13日向劉某某轉賬12萬余元,購買了277公斤白術種子。他將這些白術種子種植在其承租的50畝山地里。然而,從地里長出的90%以上都不是白術。
該案引起了民警高度重視。6月4日,共青城市公安局對該案立案偵查,由森林公安分局和江益派出所共同偵辦。10天后,辦案民警趕赴安徽省亳州市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抓獲,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經查,劉某某于今年1月至3月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銷售新白術種子的視頻作品,將有意向種植白術的客戶引流到其私人社交賬號。其間,劉某某以300元至420元不等的價格從他人手中購買陳年白術種子,并將購買的陳年白術種子摻雜其他種子后,冒充2023年產的新白術種子以每公斤700元至800元不等的價格賣給被害人獲利。
江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16人先后向劉某某購買“白術種子”共計2627.3公斤。劉某某累計獲利36萬余元,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1783萬余元。
本案作案手法新穎,專業性強,取證難度大,嫌疑人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涉案的被害人大多為首次種植白術,經驗不足。在白術發芽出現問題、農業生產遭受損失后往往認為是自身管理不善導致,且被害人主動與劉某某聯系后,劉某某往往以土壤、氣候、管理等因素推卸責任。
鑒于案情復雜,立案后,民警主動聯系九江市農業農村局、共青城市農業農村水利局協助偵查。同時,民警先后赴安徽省亳州市、宣城市、淮南市和河南省永城市、河北省安國市等地開展偵查工作,委托相關專家對被害人種植田地、涉案白術種子等出具鑒定意見,進行損失評估,并固定了所有證據。
案件破獲后,為防止此類案件再次發生,共青城市公安局又組織人員走進田間地頭、來到商店農家,對生產經營種子等農資的經營者、農戶進行普法宣傳,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者遵法守法意識,提升農戶防騙識騙能力,保護農民切身利益。
來源|農財君綜合整理自法治日報、檢察日報、大眾日報、天全法院全媒體工作室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