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以快爭“鮮” 以“智”提質——鮮食玉米走俏京津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10-27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劉暢  瀏覽次數:387
 

  金風送爽,天津市武清區西南部的陳咀鎮迎來鮮食玉米豐收季。日前,記者行走在陳咀鎮陳咀村的鄉間小路上,只見成片的玉米地郁郁蔥蔥,一行行玉米桿整齊排列,上面掛滿了一根根沉甸甸的玉米棒,個個顆粒飽滿。放眼望去,玉米穗迎風搖曳,一派喜人景象。

  天津市武清區陳咀鎮素有“鮮食玉米之鄉”之稱,鎮域人口約3.4萬人,近四成農戶種植鮮食玉米。作為鎮里種植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今年鮮食玉米總產值預計約8500萬元。

  新機制培育金玉米

  10月8日晚近11點,種植戶王立家的玉米地里,清脆的“咔嚓”聲此起彼伏,玉米棒應聲落下,工人們正忙著采收玉米并裝上四輪小貨車。“我這一車能裝2000斤左右,裝好直接拉到村南頭的鮮食玉米市場,明天天不亮基本就賣光了。”王立對記者說,今年夏播,他種了三個品種的甜玉米,因為甜度高,頗受市場歡迎。

  據了解,在陳咀鎮,每年鮮食玉米的種植分兩季——春播和夏播。春播從3月10日開始至4月20日,這一季的玉米最早6月中旬就能上市。之后開始夏播,9月中下旬陸續上市,一直賣到10月下旬結束。

  9日下午2點剛過,王立的工人們又開始采收玉米。“今天再收一些,待會兒會有玉米加工廠的車來直接拉走。”他指著眼前的一片玉米地說,今年就剩這8畝沒收了,這一兩天內全收完,今年的任務就完成了。說著他給記者算賬:“今年用120畝地種玉米,種了兩季,除去養護、人工成本,凈賺約10萬元。”55歲的王立對自己這份收入頗為滿意,“現在除了采收用人工,其他流程幾乎都是機械化,也不費事。”

  和普通玉米相比,鮮食玉米更加香甜軟糯,新鮮美味、營養健康的特點使其頗受消費者青睞。

  陳咀鎮種植鮮食玉米有30余年的歷史,是國內較早種植鮮食玉米的地區之一,素有“鮮食玉米之鄉”的美稱。近年來,鎮政府持續加快產業提質升級步伐,拓寬優質種源引進渠道,目前鮮食玉米已有甜系、糯系、甜糯系三大系列的30多個品種。

  “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建立了‘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聯動發展模式,引導合作社與農戶通過訂單生產、托養托管、產品代銷等多種方式,建立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持續帶動村集體增收和農民致富。”武清區陳咀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陳昊介紹,今年,陳咀鎮鮮食玉米播種面積達2.6萬畝,單穗售價1元—1.5元左右,總產值約8500萬元,在滿足本地需求的同時供應京冀和國內其他市場。“鮮食玉米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金玉米’。”他說。

  兩小時運達北京

  “今天一共拉了兩車,大概15噸,9點半到北京新發地市場,下午1點半都能賣完。”說這話的是鮮食玉米貿易商王宗強,年近50的他是土生土長的陳咀村人,從二十幾歲就開始“倒騰”鮮食玉米,“主要是把陳咀當地的玉米拉到北京新發地,偶爾也去河北省的批發市場。不管在哪兒,咱們的玉米都特受歡迎。”據他回憶,最早去北京新發地是走國道,車況和路況都不是很好,現如今直接走高速,差不多兩小時就能到。?

  從6月下旬至今,王宗強幾乎每天凌晨近3時就趕到鮮食玉米市場,彼時,和王立一樣的種植戶也陸續把剛從地里采收的玉米拉進市場售賣。“我有一輛4米2高欄大貨車,一車能裝七八噸,最多的時候我還要再雇3輛車。”他說,貨車裝滿需要約3小時,一般早上7點左右出發,沿著京滬高速一路開,然后轉G3線,到黃村物流園口下高速再開半個小時,9點多就能到新發地。批發商“進貨”后再把玉米賣到各大果蔬市場,最快10點半北京市民就能買到玉米。“價格和品種每天都不一樣,隨行就市,今年除去休息滿打滿算干了3個月,掙了十幾萬元,不錯了。”他說。

  10月9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王立口中的鮮食玉米市場,恰巧遇到代辦商肖磊。“還差1000斤,再等等,沒來賣的就到明天凌晨2點再來收。”肖磊做代辦快二十年了,主攻河北市場,“石家莊、秦皇島、樂亭等地都有和我長期合作的玉米加工廠或批發市場,他們告訴我所需玉米的品種和數量以及送貨地址,我人不用去,在市場把貨備齊給發過去就行,賺個辦事兒的費用。”

  據悉,陳咀鎮的鮮食玉米市場最早是由種植戶自發形成的,距離104國道近,運輸方便。隨著規模的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一直沿用至今。市場總面積將近1.3萬平方米,種植戶、貿易商、代辦都集中在這里交易,玉米集中上市期間,日均流通量達1500噸,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鮮食玉米流通市場。“該市場能滿足天津70%、北京50%的鮮食玉米供給量。”陳昊表示。

  瞄準高端化轉型

  在前不久津灣廣場地鐵站舉辦的“豐收號”地鐵專列活動中,天津佳鑫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全友有了意外收獲。“玉米多少錢?”消費者陳女士問。“3塊一根。”“這么貴?我在菜市場5塊錢買仨呢!”“您買倆回去先試試,加個微信,好吃的話您再找我。”最終,陳女士買了一根廣良甜27號水果玉米和一根萬糯2000的白糯玉米。

  兩天后,陳女士從“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這一個多月來,陳女士隔三差五讓我給她寄玉米,快遞費到付,合一根得5塊錢左右。這不,只要質量好,也能賣上價!”種植鮮食玉米多年,王全友最大的心愿就是打破人們心中對玉米的固有印象,“大家都覺得玉米不值高價,就該賣幾毛錢。”于是,鮮食玉米高端化成為他的目標。

  兩年前,他試種了幾十畝奶油玉米,“這個品種生吃比煮熟了還好吃,甜度能達到21%,高甜西瓜的甜度才14%。”去年,他又增種了200畝,“單價能賣到5塊錢一根,有河北省的超市來進貨,他們零售賣到8元/根。”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玉米的品質最重要是看種子,精細化管理誰都能做,但種子質量不好,玉米就不好吃,就賣不上價。”王全友說。據了解,此前鎮里主要種植的萬甜2000、金甜878、先鋒等品種,由于口感一般,抗病蟲害差,市場需求越來越少,農戶收入降低。

  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機遇,近年來,陳咀鎮與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黨組織開展黨建共建,建立組織共建、人才共育、活動共辦、資源共享、合作共贏“五項機制”,助力產業發展。2023年,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在陳咀鎮建設鮮食玉米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今年,陳咀鎮與各大院所合作建設200畝良種試驗田、50畝高端品種示范田,引進優品率高、適口性好的新品種,有效提升鮮食玉米的綜合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在2024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種業展示會上,陳咀鎮的“華耐甜玉23號”憑借優秀的品種性狀,斬獲甜玉米金獎品種獎項。

  “鮮食玉米種植業是我鎮的特色農業產業,我們將不斷改進種植技術,積極拓展多元化銷售渠道,實現鮮食玉米的規模化經營和綠色生態發展,擦亮陳咀鮮食玉米的金字招牌。”陳咀鎮黨委書記王嵐對記者表示,未來還將深化推動鄉村招商引資,積極引進鮮食玉米深加工企業,將“優質”變成“優價”,真正實現一、二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