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優質農產品開發示范中心召開“津原”系列小站稻品種成果展示會暨優質高產小站稻品種現場觀摩會,來自全國5省市的180 多名嘉賓參加了本次大會。
大會回顧了從1984年建場以來,天津市優質農產品開發示范中心(天津市原種場)老一輩水稻專家們為提高產量、改善稻米品質,應對各種病蟲害而苦苦探索、認真鉆研、不懈努力,使市優農中心從昔日的鹽堿荒地到如今的萬畝良田,從單一的水稻繁種到優良品種百花齊放,從傳統的種植方式到綠色標準化栽培的堅苦歷程。40年滄桑巨變,天津市原種場從昔日的鹽堿荒地,到如今擁有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國家標準化萬畝良種繁育基地,從只能進行良種繁育,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品類小站稻品種42個,培育出了系列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水稻品種:津原45、津原E28、津原89、津原U99……,首創“半彎曲重穗大粒型粳稻理想株型育種”,攻克了產量、品質、抗性等多項技術難題,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特等獎。憑借著卓越的品質和良好的口碑,“津原”系列小站稻品種推廣至全國10多個省市,覆蓋京津冀稻區的70%以上,累計推廣面積超過5000萬畝, 社會經濟效益達60億元,先后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為小站稻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后,與會人員在市優農中心水稻專家于福安的帶領下,參觀了小站稻良種繁育標準化示范區、畝產850公斤種子田、津原上禾(天津)米業有限公司生產線,還在現場品嘗了不同品種小站稻米飯,大家對稻米特有的純香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次品種觀摩會,不僅為廣大從事水稻育種栽培的技術人員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大家能夠近距離觀察、了解最新的水稻育種成果,分享工作經驗和創新成果,還能讓更多的農戶深入了解“津原”系列小站稻品種,更好地推動小站稻優良品種的推廣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