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29日,2024上海·長三角粳稻新優品種展示大會在青浦區舉辦,全面展現長三角區域粳稻育種最新成果,加速育種成果轉化與新品種推廣,促進種業及相關領域交流與合作,為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粳稻新優品種評選結果在現場發布,“寧香粳9號”“申優28”“滬軟玉1號”“太安1號”“弘優36”“美谷2號”“武香粳6622”“浙禾香2號”“嘉禾香1號”“松香粳1018”等十個品種獲金獎品種稱號。
“申優R3 ”“嘉優12號”“青香軟526 ”“滬軟1212 ”“滬稻香軟217”“上師大19號”“秀水1717 ”“徽香粳977 ”“揚農粳3426”“滬旱香軟61”等十個品種獲潛力品種稱號。
本次大會吸引了長三角三省一市90余個優質粳稻品種參展,包括2024年上海市主導品種、常規粳稻、雜交粳稻和特殊類型稻四大展區。在現場可以看到,展示田間,一排排整齊的水稻方陣勾勒出一幅豐收的畫卷。
水稻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新優品種的有力支撐。近年來,上海出臺了促進現代種業創新發展的系列文件,制定了推動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加快實施包括優質粳稻、節水抗旱稻在內的優勢特色種質資源創新和品種選育,上海的水稻產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期。以“旱優73”為代表的節水抗旱稻系列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超過1000萬畝,相關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申優28”是目前國內粳型雜交稻轉讓金額最高的品種,2024年被遴選為國家超級稻品種。“滬軟1212” “松香粳1018”“旱優73”“銀香38”等4個品種先后榮獲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評鑒金獎。
會上,多個由長三角科研院所選育的水稻新優品種實現成果轉化,包括“申22A”“旱優540”“申優48”“嘉優中科216”“滬軟玉3號”“滬香軟450”“南粳88”“上師大19號”等。今后,育種團隊將與簽約企業更為緊密地攜手,共同譜寫水稻產業發展的輝煌新篇。
除成果轉化品種外,大會現場還展示了其他多個表現優異的新優品種。這些新品種的集中展示,不僅體現了長三角地區粳稻育種的豐碩成果,也為后續的大面積推廣和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經專家組田間考察、嚴格評審,一批優質粳稻品種在此次現場展示中脫穎而出。
長三角地區憑借其地理區位優勢和強大的市場消費能力,已成為我國粳稻的主要種植區域和終端消費區。主旨報告環節,南京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和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學者分別帶來了關于稻米品質遺傳改良、粳稻細胞與分子育種進展、江蘇優質營養健康水稻育種進展、糧食主銷區上海的稻米產業發展以及稻米保鮮技術的精彩報告,共同為提高長三角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活力貢獻智慧。
本次大會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指導,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辦,上海市青浦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種子行業協會、上海市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