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發生。大斑病又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葉片染病先出現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縱裂。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潮濕時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層。下部葉片先發病。在單基因的抗病品種上表現為褪綠病斑,病斑較小,與葉脈平行,色澤黃綠或淡褐色,周圍暗褐色。有些表現為壞死斑。其防治建議為:
選擇抗病品種。根據當地優勢小種選擇抗病品種,注意防止其它小種的變化和擴散。選用不同抗性品種及兼抗品種。
加強農業防治。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玉米收獲后,清潔田園,將秸稈集中處理,經高溫發酵用作堆肥。實行輪作。
藥劑防治。對于價值較高的育種材料及豐產田玉米,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防治2—3次。注重輪換用藥,交替用藥,選擇早晚無風的晴天用藥,同時注意做好防護工作。
(據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