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樂山市農業農村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現代農業種業發展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決策部署,以“抓管理強質量、抓科技強育種、抓服務強產業”為工作主線,堅持“依法用種、科學管種、科研育種、推廣良種”,大力提升品種培育創新能力、良種保障供應能力、種業監管服務能力,種業振興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強監管,提能力,把好生產用種安全關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科技教育科(種業發展科)、市種子管理站,政策法規科、執法監督科、市農業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市種子質量檢驗站)等重點科站為成員的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工作組,做好分工,利用大小春生產用種關鍵時期,加強對縣(市、區)的督促指導。今年以來,共派出150余人次,指導種子管理工作,抽檢農作物種子、檢查種子市場和制種基地,為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是狠抓培訓,提升水平。定期對全市種子生產者、經營者和管理者開展種子法律法規培訓,確保生產經營者知法、懂法、守法,管理者不斷提升監管服務能力。2024年,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共舉辦種子法律法規和技術培訓13次,培訓600余人次。3月13日,召開全市種子工作暨法律法規培訓會,特邀“天府農業大師”梁南山專門針對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其配套規章制度進行培訓,50余人參加培訓。通過系列培訓大力提升了種子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種子管理者的業務水平。
      三是把握節點,強化監管。堅持唱好種子監管“四季歌”,把握好“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夏季制種基地專項巡查、秋季種子市場監督檢查、冬季種子企業專項檢查”等重要節點、重點環節的監管,采取“突擊檢查+專項檢查+質量抽查”的監督檢查機制,不斷規范種子市場經營秩序,為種子進入市場把好安全關。今年以來,全市共抽檢農作物種子117個;對438個水稻、玉米和大豆品種自主試驗進行全覆蓋苗期轉基因抽樣檢查;對全市3000多畝玉米制種基地進行拉網式巡查,完成了22個品種44個親本苗期轉基因檢測;合格率均為100%。
      二、育新種,建基地,加強科技創新出成果
      一是加強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全面完成全國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任務,累計收集古老、珍稀、特有、名優、野生、瀕危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350余份,達到國家標準并入選國家作物種質庫262份,超額完成30%。創建了沐川茶樹、沐川魔芋、井研柑橘、犍為茉莉花等特色經濟作物種質資源圃;搶救搜集野生大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種質資源,成功入列國家作物種質庫,為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貢獻了樂山力量。
      二是創新機制推進育種攻關。鼓勵企業將自主育種攻關,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攻關相結合,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不斷提升育種創新能力。2023年,全市培育審定新品種13個,累計審定、登記農作物新品種達78個。其中,福華種業選育的水稻品種“宜香優2118”獲2022年“全省第七屆稻香杯優質米一等獎”,并成為全省水稻推廣主導品種。市農科院選育的水稻品種“岡優188”“宜優919”,玉米品種“嘉樂玉609”“樂創7979”和油菜品種“樂油8號”“得樂油1632”等逐漸成為暢銷品種,推廣面積累計超3000萬畝次,在社會中形成較大影響力。
      三是全力打造制種丘區樣板。主動作為、因地制宜,逐漸探索出了一套丘區制種模式,有效降低了成本,顯著提高了收益,全力將樂山打造成全省的丘區制種樣板。積極引進種業企業,在井研縣、夾江縣、市中區、沙灣區和峨眉山市共建成約3000畝的玉米制種基地,填補了我市多年來無主要農作物制種基地的空白。市農科院探索出川西南玉米制種優勢技術,培育出適宜山區的玉米品種“嘉樂玉609”,試驗制種取得畝產302.5公斤的好成績,制種畝產值超3000元。同時,峨邊彝族自治縣建成3000畝馬鈴薯種薯基地,沐川縣建成2500畝茶樹種苗基地,井研縣建成500畝柑橘種苗基地,峨眉山市建成100畝蔬菜種苗基地,進一步夯實全市制種產業的基礎。
      三、抓示范,促推廣,強化展示評價出成效
      一是抓示范。堅持“品種科學評價和看禾選種”的新觀念,以市場為導向,吸引社會多方力量參與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工作,呈現出參與力量多、推廣方式多、試驗品種多的“三多”態勢,形成了“市縣種子監管機構+科研機構+種子經銷商+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的“1+N”多面結合模式,積極打造樂山市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平臺,將品種展示評價打造成農民選用良種的看臺、種業企業品種比拼的擂臺、種子管理部門推薦優新品種的展臺。近年來,全市共征集50余個種子企業的水稻、玉米等品種1000多個,在11個縣(市、區)進行集中示范展示,建立示范基地16個,面積約300畝。
      二是促推廣。近年來,通過展示示范及品種評價,篩選出200余個水稻、玉米、油菜等優秀品種,以發布主推品種,召開觀摩會等多種手段和形式進行推廣。2024年,全市先后召開5次品種展示評價和現場觀摩會,組織種子管理單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種子經銷商等共500余人次參加觀摩學習。全市主導品種推廣面積占糧油作物播栽面積85%以上,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達45%以上。
      三是出成效。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樂山糧油作物不斷刷新單產記錄。2023年8月21日,在夾江縣創下水稻畝產844.2公斤的單產記錄;2024年5月5日,在夾江縣創下油菜畝產271.03公斤的單產記錄;2024年7月18日,在犍為縣創下玉米畝產863.51公斤的單產記錄。預計2024年糧食平均單產376.8公斤,同比增加4.3公斤/畝;總產量將達到127萬噸,同比增加1.6萬噸。2024年油菜平均單產122.99公斤,同比增加1.74公斤/畝,總產量8.78萬噸,同比增加0.62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