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寧河區:
特色種植助農增收
日前,在天津市寧河區,農戶搶抓農時,以辛勤的汗水描繪出五彩斑斕的豐收圖景,展現寧河區特色種植產業的蓬勃生機。
在潘莊鎮大賈莊村,農夫果園成為特色種植的新高地。果園內,一排排挺拔整齊的水果玉米植株上掛滿了飽滿的果穗。該村黨委副書記宋克禮介紹:“今年,我們果園引進了‘農科糯336’水果玉米品種,它早熟、優質、穩產,市場反饋熱烈。通過分階段種植,我們確保了水果玉米的持續供應,第一批玉米已銷售一空,第二批即將上市,農戶的收益顯著提升。”
此外,果園還嘗試種植了火龍果、鳳梨等南方特色水果,以及甘蔗、雞心果等天津地區罕見的作物,這些特色種植不僅豐富了市場供給,更成為大賈莊村的特色產業,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在造甲城鎮造甲城村,溫室大棚內的“草莓鐵皮柿子”迎來豐收。當地農戶介紹:“這種西紅柿口感獨特,營養價值高,特別受市場歡迎。我們采用牛糞與食用菌菌渣發酵作為底肥,結合科學的施肥管理,確保了西紅柿的品質與口感。”截至目前,該村已累計銷售“草莓鐵皮柿子”300萬斤,實現銷售額1200萬元,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東棘坨鎮的西瓜田里,種植戶王佩輝正忙著管理他的230畝西瓜地。他告訴記者:“通過精細化管理,我們的西瓜每畝產量能達到五六千斤,價格比較穩定。主要銷往山東、山西、內蒙古和河北等地,預計總收入可達數十萬元。”
而在東棘坨鎮高景村,溫室大棚種植的麒麟西瓜更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該村種植戶表示,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該村的麒麟西瓜果肉厚實、汁水豐富、甜度高,每斤售價可達4元,為農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寧河區的農戶不僅注重品種引進和科學管理,還積極對接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實現了農作物的豐產豐收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些成功的背后,離不開農戶的辛勤付出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他們以實際行動為寧河區乃至整個天津市的農業發展樹立了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