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0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南京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及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組成大豆種子包衣防效聯合調查專家組,深入我省青岡、拜泉、依安、克東、克山、嫩江及訥河等地,開展大豆種子包衣防效聯合調查活動。全國農技中心檢疫處陳志群研究員及南京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等8名專家參加此次調查活動。
專家組圍繞各縣份大豆種子包衣普及情況、包衣防控效果及農戶自主包衣意識等方面,與當地種植大戶、村級植保員及植保站技術人員在田間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對單產提升植保技術集成示范區地塊、包衣和未包衣生產田塊開展大豆根腐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現場對病株取樣,并對部分疑似病株進行試劑盒檢測。
從調查情況看,今年我省大豆生產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得到專家組認可。一是大豆種子包衣技術普及率高。種植戶自主包衣意識普遍提高,對今年種子藥劑包衣在防病、增產方面的作用高度認可。調查縣份種子藥劑包衣平均比例達到90%以上,僅部分樹影地、開荒地或山區地等農事操作難或產量較低地塊存在白籽下地情況;另有少部分農戶還存在藥劑選擇不對路、用量不足等方面問題,導致部分田塊根腐病發病率高于規范包衣地塊,需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指導。二是大豆種子包衣防控效果突出。從實地調查結果看,大豆根腐病整體發生較輕。前幾年曾重發地塊,今年僅在地頭部分植株發生根腐病,發病率約為8%;深入田間30米后調查,發病率約為1%。克山縣古北鄉東勝村近3000畝采取大豆種子包衣的田塊長勢喜人,大豆根腐病發病率僅為千分之五左右。農戶反映,往年未采取包衣防控措施,缺苗斷壟現象普遍,今年經過包衣預防大豆根腐病的地塊,在極端天氣利于發病的條件下,根腐病發生非常輕,豐收在即。三是田間病蟲害發病整體較輕。通過對17個田塊實地調查,大豆病蟲害整體發生較輕,僅個別干旱地塊大豆蚜、紅蜘蛛發生達到防治指標,專家組提供了防控指導建議,督促及時開展防控。另外,大豆霜霉病及細菌性斑點病僅在部分地塊零星發生,其他葉部病害目前未發生。
本次聯合調查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既客觀準確掌握了我省大豆主產區藥劑包衣情況,又實地印證了大豆種子藥劑包衣良好防控效果,為后續國家研究制定大豆種子藥劑包衣相關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