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漢市農技推廣中心、市農教中心、市種業協會及鄧子新院士農業科普工作室聯合主辦全市種業營銷賦能培訓,種業協會會員企業營銷人員220人接受培訓。此次培訓旨在建設一支優秀的種業營銷隊伍,破解農民豐產不增收難題,讓農民種糧有錢掙,得實惠。
學員代表武漢亞非種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在新媒體電商平臺等方面都有過嘗試,下一步,將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打造上持續發力,為線上品牌宣傳和積淀蓄力,為品牌數字化發展提前探路。
武漢楚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擁有番茄、甘藍、甜玉米、西瓜、辣椒等五大主營品類,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80多個。充分利用高價值產品,穩定的市場渠道,以及產業鏈、品牌、技術、市場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電商平臺,建立數字化智能化的服務營銷、優質的農戶網絡、高效的服務體系,使優良品種暢銷全國。
武漢市種業協會負責人分析,種業步入5G視商時代,直播帶貨、全域電商成為時代發展的新趨勢。種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必須加大種業行業經理人才、營銷人才、服務人才的培訓力度。
截至目前,武漢市種業協會擁有會員企業單位64家,專業種業營銷人員千余人。為提升種業銷售隊伍綜合營銷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協會每年分期分批開展培訓。據介紹,市農教中心作為省、市專業技術人才教育基地,每年開展30余期農業培訓,有力推動了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向前邁進,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