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種是豐產豐收的基礎
對于農民來說
選好種子至關重要
銷售未經審定和檢疫檢驗的種子
以商品馬鈴薯冒充種薯
“忽悠團”跨區制假
產品無合格證和編號
......
7起假種子案曝光
一起來看看!
01四川省西充縣:偵破一起涉案金額100余萬元偽劣種子案,6名案件嫌疑人被抓
“這些種子長出來的豆株都很矮,結出來的豆莢也是癟的,到收成的時候基本沒有像樣的。”2023年10月24日,西充縣某農業公司負責人向民警反映,該公司從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購買的“大莢翠綠寶”大豆種子,種植后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懷疑是偽劣種子,給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民警隨即委托農業農村局對涉案大豆種子進行檢驗鑒定,結果顯示抽樣的種子樣品參數均未達到標準規定值,系不合格種子。

經查,2022年12月,犯罪嫌疑人劉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從當地農戶收購大豆70000余斤,經過簡單篩選后,使用無任何標識的包裝袋封裝,未經審定和檢疫檢驗便冒充“大莢翠綠寶”種子對外層層加價銷售,其中12000余斤流向西充市場,給購買假種子的農戶造成重大損失,涉案金額100余萬元。
目前,劉某等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02山東省平度市:51名馬鈴薯種植戶反映買到假種,“忽悠團”跨區作案,涉案貨值47萬余元
2024年2月23日,平度市白沙河街道辦事處張戈莊西村村民張某及夏張村村民侯某等51名馬鈴薯種植戶到平度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反映稱:2023年12月1日-4日期間,從臨沂市蘭陵縣周某處購買的“大西洋”馬鈴薯種薯多數出現腐爛現象。
當日執法人員趕赴現場察看,周某銷售給51名村民的馬鈴薯種薯均無標簽,該種薯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的“沒有標簽的”假種子。
經查明,2023年12月1日-4日期間,臨沂市蘭陵縣周某以回收馬鈴薯的名義與馬鈴薯種植戶簽訂合同,向種植戶銷售假種子。張某、侯某等51名馬鈴薯種植戶從周某處購買“大西洋”馬鈴薯種薯共計119.996噸,涉案貨值47萬余元。當事人周某生產經營假種子的行為,違反了《種子法》,應當給予相應的處罰。因以假充真(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銷售馬鈴薯種薯的銷售金額47萬余元,涉嫌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犯罪,依據規定立即移送公安機關偵辦。
據悉,《種子法》規定,種子種類、品種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或者沒有標簽的種子屬于假種子。臨沂市蘭陵縣周某打著“訂單種植回收馬鈴薯”的旗號向種植戶銷售假種子,是近幾年出現的“忽悠團”制假售假行為,用“合同”降低農民群眾的警惕性,實際上是為銷售假種子鋪路,這一行為嚴重侵害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03湖南省常德市:7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5戶假菌種受害人追回退賠款40余萬元
2023年5月,梁女士從常德經開區“湘之農”食用菌廠購買了一批菌包,但該批產品無合格證和編號。梁女士立即向常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投訴,并要求退款賠償。
6月初,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對該廠以涉嫌銷售沒有使用說明的種子案立案調查。經檢測鑒定,“湘之農”食用菌廠銷售菌包為假菌種。對此,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盡快完成從嚴從快打擊的工作目標,常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聯合公安部門前往廣東東莞、湖北武漢、河南周口等7省18市進行調查取證,目前已到案15名犯罪嫌疑人,7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日前,梁女士已經拿到退賠款。據了解,像梁女士這樣的假菌種受害人共25戶收到了退款,約40余萬元。
04云南省:公布5起典型案例,其中假種子2起
6月3日,云南省農業農村廳從各地報送的2023年度執法案例中精選提煉了5個案例,其中假種子案件2例。

一、玉溪市易門縣某某農資店經營假種子案
2022年3月,玉溪市種子管理站對當事人經營的“金秋玉35”玉米種子取樣送檢。經北京玉米種子檢測中心檢測,送檢樣品與標準樣品的差異位點24,系不同品種。
經立案查明,當事人于2022年3月5日從重慶某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購進雜交玉米種子1500千克。3月8日,經易門縣審核備案后上柜銷售,銷售價格為35元/千克,至6月共銷售涉案玉米種子35袋,銷售收入2450元,剩余種子全部退回重慶某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月12日,易門縣農業農村局向重慶市移交涉案線索。
當事人經營假種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八條第一、二款之規定,但當事人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在進貨、備案、銷售等環節盡到了經營者審慎注意的義務,主觀上不存在故意和重大過失。2023年1月9日,易門縣農業農村局決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
二、玉溪市元江某某農資店經營劣種子案
2023年7月5日,元江縣農業農村局收到從當事人處扦取的“豪萩玉6號”玉米雜交種子樣品,發芽率為49%,容許誤差為5%,結果為54%,不符合國家標準糧食作物種子和標簽標注值的規定。
經立案查明,當事人于2022年底從云南某某種業有限公司購進玉米雜交種子“豪萩玉6號”200千克,單價為26元/千克,生產商為遼寧某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已按照法律規定對該批種子信息進行了備案。2023 年2月14日,種子質量抽檢時,種子門市只剩下 100千克, 另外的100千克扦樣前已銷售,銷售價格為30元/千克。當事人接到種子不合格的檢測結果后,于2023年4月5日追回已銷售的玉米雜交種子“豪萩玉6號”100千克,并4月10日將追回的“豪萩玉6號”100千克和扦樣后剩下的90千克退回了云南某某種業有限公司。
當事人的違法銷售劣種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規定,應當給予行政罰款。但其銷售的玉米雜交種子“豪萩玉6號”是從正規渠道購進的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且該品種已通過審定,涉案玉米雜交種子難以通過外包裝和標簽標識判斷真假優劣,且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當事人主觀上沒有過錯,銷售出去的種子已全部追回,沒有造成種植戶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并參照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對當事人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05江蘇省新沂市:發布2起經營假種子行政處罰案,農資店分別罰款8萬元、10萬元
5月31日,新沂市農業農村局發布兩起經營假種子行政處罰案件,兩家農資店分別罰款8萬元、10萬元 :



一、新沂市窯灣鎮**農資門市經營假種子一案
針對當事人蘇某某經營假種子一案做出行政處罰,一是沒收涉案大豆種子共701袋,二是沒收違法所得225元,三是罰款人民幣80000元,以上罰沒款共計人民幣80225元整。當事人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需繳納罰沒款。
二、新沂市***種子***經營假種子一案
針對當事人孫某某經營假種子一案做出行政處罰,罰款人民幣100000元。當事人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需繳納罰沒款。
來源丨云充公安、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新沂市農業農村局、平度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湖南日報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