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警方近日偵破了一起以劣充優、販賣劣質糧種案件,截獲即將流入市場的劣質麥種20余噸。案件的線索,來自農戶胡先生舉報的一段網上售賣種子的視頻。
以劣充優 短視頻里捏造高產兜售劣質麥種
這是某短視頻平臺發布的一段視頻,視頻上方醒目的黃色標語寫著15萬斤種子剛到就被一搶而空,另一邊一袋袋種子整齊碼放在貨車上等著售賣。
看到5年以上穩產高產這樣的宣傳語,不少農戶動了心,報案人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說,所謂的5年穩增長、高產都是憑空捏造的,他本人就深受其害。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胡某幾年前在該門店買過一批小麥種,種下地后受到損失,但是他沒有保留任何證據、任何票據,也無法向商家追索,就吃了啞巴虧。今年看又在網上售賣種子,就舉報了。
根據胡先生提供的線索,警方逐一查證。同一時間,當地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也接到一個匿名舉報,稱某商戶正在售賣假種子。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 崔海:他們反映的線索和我們前期發現這條線索都指向一個商家,位于我們本地某農資市場一個何某的商戶。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我們就對其進行了布控,在某天早晨該門店進一大車小麥種子,我們就懷疑有問題,兩家聯合執法對這批種子進行查扣。

執法人員對這批小麥種就地登記保存,并將這些麥種的批號、產品名稱等相關資料,發給麥種外包裝上標明的生產企業進行核實。很快企業回復說,他們從未銷售過該小麥種,也未印制過該種子的包裝袋,表明該小麥種與企業無關。

警方一邊對這家門店售賣的小麥種子進行查扣,暫停市場交易,一邊將查獲的小麥種子送去專業檢測機構進行質量檢測。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小麥種子檢測的發芽率達不到國家最低標準85%,兩個品種只有72%和76%。

襄陽市襄州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 劉濤:通過我們本地檢驗室對芽率做檢測以后,確定為劣質種子,如果購買到假劣種子,很有可能造成生產損失。
襄陽市襄州區農作物種子監督檢驗站負責人 袁麗:我們把樣品同時送到北京小麥種子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根據北京小麥檢測中心出具的結果我們可以初步判定這兩批種子為假種子。
那么,究竟是誰在經營,又是誰生產的這批假冒種子?經營主何某是否就是幕后黑手呢?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經過我們對何某的訊問,何某供述,是河南新鄉一個張姓朋友向他提供了28.5噸小麥種子。
根據何某供述,按照去年當地的糧食市場價,他從張某手中買到的種子比市場上其他種子每斤便宜0.5元,整批種子進貨成本就減少了2.8萬元左右。看到有利可圖,何某才會鋌而走險。
溯源追蹤 假種子從何而來?
何某利用網絡短視頻的欺騙性,用高產的宣傳,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吸引農戶,他手中的假種子都是從張某處收來的,那么張某賣出的假種子又是哪里來的呢?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張某是新鄉市的農民,種糧大戶。他自己還成立種植業合作社,家庭承包100多畝地,全部用來種小麥,一年收成很多。就把這些小麥篩選,罐裝在自己私自印刷的包裝袋內,銷售到我們湖北。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該批種子一旦流入市場,農戶種下地后,雖不會絕收但肯定會造成減產減收。
警方隨即對張某實施抓捕。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張某供述自己沒有種子生產資質,就是一個種糧大戶,他的行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經詢問警方得知在查獲假種子前,已經有農戶購買了2000斤,當時是騎著一輛三輪摩托車拉走假種子的,警方隨即調取了當天的公共場所視頻,查找到了那輛三輪車,后又由車找到了購買人。聯系到購買人解女士時,她已經調試好了播種機,正準備播種這批假種子。
襄陽市樊城區村民 解女士:警察給我們打電話,說是假種子。要不是警察,這都追不回來了,農民種的幾畝地都得遭殃。

據專家介紹,這批被專業技術部門鑒定出芽率為75%左右的種子,一旦播種,每畝地的收成,就會有至少25%的減產損失。
張某的行為因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涉嫌生產、銷售、假冒產品罪,將面臨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襄陽市襄州區公安局治安大隊行動中隊指導員 王培海:建議廣大農民朋友在選購小麥種時一定要到正規門店并索要發票,一定要開具發票,一旦出現問題方便向上追根溯源,還要買正規的大廠的種子。
來源丨央視新聞《法治在線》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