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薯選擇
選擇適宜性強、豐產性、商品性好,且抗病蟲、耐貯運的優質脫毒種薯。購買種子時,要索要票據,以便溯源。
種薯切刀消毒
選用無病健薯,提倡小整薯播種。播種前先把種薯放在室內攤放5-6天,進行晾種,不斷剔除病薯。在種薯切塊過程中,用75%酒精蘸刀或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鐘進行消毒,多把切刀輪換使用。將種薯切成40-50克大小的薯塊,保證每個薯塊上帶2-3個芽眼,切塊大小應均勻一致。
種薯處理技術
種薯切塊后選用咯菌腈、氟環·咯菌腈或精甲·咯·嘧菌任意一種藥劑進行種薯拌種或浸種,也可選用甲基硫菌靈+春雷霉素、白僵菌、木霉菌等生物制劑拌種,防治土傳、種傳病害和地下害蟲。拌種或浸種后應避光晾干,裝入網袋小垛擺放,保持良好通風,促使傷口愈合,1-2天后播種。拌種和浸種要按說明書嚴格掌握藥劑濃度和浸拌種時間。
土壤藥劑處理
對土傳病害嚴重的地塊,結合播期整地,全田施用芽孢桿菌生物菌肥或菌劑。對以黑痣病、枯萎病和黃萎病等真菌性土傳病害為主的田塊,播種時溝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對晚疫病、瘡痂病等病害常發區域的地塊,可在播種時溝施氟啶胺及微生物菌劑等防控。對馬鈴薯腐爛莖線蟲高發區及傳入高風險區,采用10%噻唑膦顆粒劑1.5公斤/畝或3%氯唑磷顆粒劑3公斤/畝處理土壤,施藥10-15天后再播種。
(趙社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