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現代種業發展等農業農村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區)農業農村局:
按照全省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及省財政預算安排,我廳制定了現代種業發展等農業農村項目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細化制定實施方案
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按照有關要求制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建設內容、實施條件、補助對象、補貼標準、實施要求和監管措施。要統籌協調好項目建設用地、環評、施工等相關配套政策,并加強與省級部門溝通,確保實施方案科學合理、可操作。項目縣(區)實施方案應由市級審核后,于2023年12月31日前報廳有關處(室、局)審核備案。
二、強化政策宣傳公開
各級要及時將實施方案向社會發布,充分保障涉農主體知情權和選擇權。要做好招投標、擬補助對象、資金安排等信息公開公示工作,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要通過多種渠道方式宣傳解讀政策,積極營造有利于政策落實的良好氛圍。
三、做好項目組織實施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創新工作方式,加強項目監督管理,定期調度指導,督促項目加快實施。要及時掌握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妥善處理項目執行中的問題,不得擅自改變項目計劃,確保資金項目下達一年內全部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確需變更的或其他重大事項,按照相關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報批。
四、加強資金監督管理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嚴格按照有關要求使用資金,確保資金按實施方案高效安全使用、項目順利實施。要建立資金使用臺賬制度,規范資金使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嚴禁擠占、挪用。要加快資金執行進度,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可先期安排一定的項目啟動資金,項目完工后及時完成項目驗收、資金兌付有關工作。
五、深化績效管理考核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按照績效管理有關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本區域項目績效評價機制,嚴格獎懲措施,全面評估、考核政策落實情況。項目周期完結后,各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要按時完成項目總結和績效自評,并報廳業務歸口處(室、局),省級將適時組織對項目實施情況及績效自評情況進行抽驗。績效結果將作為資金分配的參考因素。
附件:2023年現代種業發展等農業農村項目實施方案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
2023年12月20日
(聯系人:張澤澤 電話:029-87317113)
附件
2023年現代種業發展等農業農村項目實施方案
本批次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現代種業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有關內容。
一、種植業種業“育繁推”
(一)建設內容
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實施意見》《陜西省農作物良種繁育三年行動方案》等有關要求,圍繞種業育種創新、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良種擴產推廣等重點內容,突出扶優扶強,促進育種創新能力逐步提高,種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良種推廣成效顯著。
1.種業育種創新。支持油菜育種技術創新,開展小孢子培養和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在油菜育種領域的配合應用,加速油菜育種周期,加快油菜代際選育,培育適宜密植、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矮桿、超高產、高油油菜新品種。
2.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按照《陜西省農作物良種繁育三年行動方案》優先支持臨潼區(番茄)、扶風縣(小麥)、靖邊縣(玉米)、西鄉縣(油菜)、岐山縣(小麥)、蒲城縣(小麥)、榆陽區(玉米)建設全省良種繁育基地。
3.良種擴產推廣。落實一德書記在社情民意信息《重視“銅麥”6號》的批示精神,支持“銅麥”6號良種擴產推廣,加大“銅麥”6號優良品種生產、推廣。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項目補助對象為承擔種植業種業“育繁推”任務的新型經營主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項目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其中種業育種創新安排楊凌示范區279.8萬元;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安排臨潼區(番茄)、扶風縣(小麥)、靖邊縣(玉米)、西鄉縣(油菜)各250萬元(2023年省級農業專項資金已安排每縣300萬元),岐山縣(小麥)、蒲城縣(小麥)、榆陽區(玉米)各600萬元;良種擴產推廣安排銅川市300萬元。
(三)資金支持環節
1.種業育種創新。支持小孢子培養和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在育種上的配合應用,對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環節中所需的材料、器材及集成推廣予以補助。
2.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支持基地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結合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提升現有良種繁育基地現代化水平,重點用于種子烘干、倉儲、掛藏、溫網室等設施設備,種子生產標準化水平提升,種子加工包裝等現代化生產線建設,種子加工設施改造、設備等精深加工技術,改進工藝方法,現代化種子加工倉儲庫、公共檢測與服務平臺能能力建設等。項目資金應與此前各年度安排現代種業發展資金統籌使用提高效能,鼓勵各類主體加大自有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基地建設水平,優先支持自有資金投資高的主體承擔項目。
3.良種擴產推廣。支持“銅麥”6號相關試驗田、生產廠房、曬場、灌溉與水肥系統、智慧控制系統裝備等建設及相關機具設備購置等。鼓勵各類主體加大自有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基地建設水平,優先支持自有資金投資高的主體承擔項目。
二、瀕危畜禽種質資源保護
(一)建設內容
按照《畜牧法》等對于新發現物種、瀕危物種保護的有關要求,支持太白雞、鎮坪烏雞建設設計存欄不少于1萬只的標準化活體保種場,陜南水牛、陜北毛驢、寧強馬建設設計存欄不少于170頭(匹)的標準化活體保種場,收集保存優秀畜禽個體和遺傳物質,組建或擴大保種群,更新血統豐富家系,完善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方案,使受保護的畜禽品種不丟失、主要經濟性狀不降低,推進種質評價和科學研究,提高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平。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項目補助對象為實施地方畜禽品種活體保種的單位,保種單位要有較強的人員、技術、資金保障能力,保種場土地、環保、防疫等手續齊全。項目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安排太白縣(太白雞)300萬元,恒口示范區(陜南水牛)、榆林市(陜北毛驢)、鎮坪縣(鎮坪烏雞)、寧強縣(寧強馬)各200萬元,資金參考《陜西省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項目預算定額標準》執行。
(三)資金支持環節
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建設養殖設施,購置生產管理設備,收集優秀畜禽個體,購買飼草飼料、疫苗、獸藥等專用材料,制定完善品種標準和保種方案,建立健全飼養、繁育、測定等各項技術規程和質量管理制度,開展資源鑒定、品種登記、生產性能測定等資源研究工作,加快畜禽保種繁育、提純復壯、選育提高。
三、高標準農田建設
(一)建設內容
省級財政將對《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通過關于下達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專項(高標準農田方向)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的通知》(陜發改投資〔2023〕1423號)下達的2023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的4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新增建設35萬畝、改造提升5萬畝)追加投資,以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水平,提升糧食生產水平,夯實保障糧食安全。
(二)補助對象及標準
項目補助對象為實際承擔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體。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50號)、《關于認真開展2020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發改糧食〔2020〕1277號)等文件,本批次資金將按照新建平均2元/畝,改造提升平均500元/畝追加投資,達到畝均財政投資1500元的建設標準。
(三)資金支持環節
項目資金按照《耕地建設與利用資金管理辦法》管理使用,由項目縣區組織實施單位按照項目實施方案中明確的建設內容開展田塊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與節水設施、田間道路、農田防護及其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自然損毀工程修復等農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