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氣象臺報道,預計未來10天,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2~4℃。北方冬麥區大部冬小麥將處于停長越冬期,墑情充足,利于冬小麥越冬,黃淮南部冬小麥將陸續進入越冬期;局地旺長苗和晚弱苗將遭受輕至中度凍害。江淮、江漢等南方冬麥區雨雪天氣利于麥田增墑,局地長勢較弱的冬小麥,葉片可能受凍。長江中下游油菜產區部分晚弱苗油菜將遭受輕至中度凍害,露地蔬菜、經濟林果等也可能遭受低溫凍害。
專家建議:黃淮南部、江淮地區等地需加強苗情和墑情監測,合理采取措施保墑提溫、促進晚播弱苗苗情轉化,降低受凍風險。南方地區需做好油菜的田間管理,在低溫來臨之前可通過撒施草木灰、噴施葉面肥等措施,防范油菜凍害。
小麥如何防凍害
自麥播以來氣溫變化較大,“火箭式”升溫和“斷崖式”降溫交替發生,加之部分麥田整地播種質量差、小麥播期拉長導致旺弱苗并存,部分麥田遭遇冬季凍害風險增大。此次大氛圍的降溫讓不少農戶朋友們對今年農作物的生長“捏了把汗”。
河北省科學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魏瑞江指出,這次降雪過后會出現比較強的降溫過程,冬小麥會不會受凍要看冬前的苗情狀況和冬前的抗寒鍛煉情況。今年全國的冬小麥大部分是適期播種的,苗情非常好,冬小麥冬前抗寒鍛煉的時間比較充分,在-5~0℃的抗寒鍛煉時間持續了10~15天,抗寒能力比較強。所以對于大部分的麥田來說,冬小麥是不會受凍的,但是旺長麥苗和晚播弱苗會存在冬小麥葉片受凍的風險。
那么小麥一旦發生凍害后該如何進行補救呢?
第一,年后加強肥水管理。在小麥年后返青之后,對于受凍的麥田要及時補充肥料可以適當使用葉面肥追肥,也可以采用氮肥,以此來提高分蘗成穗率,將凍害損失程度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證小麥的產量。
第二,及時進行補救施藥。對于已經受凍的小麥,如果凍害程度不是特別嚴重,僅僅是葉片枯黃,可以在早春及時進行補救,以恢復小麥的長勢。生產上一般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蕓苔素內酯,來促進麥苗返青。
油菜管理做好這四點
一是優選品種,巧施臘肥。油菜品種抗寒性差異大,應選擇抗寒性強、生育期中晚熟的品種。重視肥料管理,增施有機肥,搭配磷鉀肥,增強油菜抗凍能力。
二是清溝降漬,控水保溫。低溫來臨前,及時清溝,清除漬水,減少土壤含水量,以提高地溫。若土壤處于干旱條件下,可在凍前灌水,縮小低溫驟降引起的晝夜溫差;也可采取葉面撒施草木灰或碎秸稈等措施。
三是及時摘薹,施肥促分枝。若冬前氣溫偏高,會導致油菜提前抽薹,對于生長旺盛且起薹的油菜,選擇晴天及時摘薹,并追施尿素,促進分枝發育。
四是重視災后管理,促進恢復生長。選擇晴好天氣及時摘除凍葉和凍薹。受凍油菜,可視受凍情況,在晴天噴施葉面肥緩解癥狀。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培土,補施追肥,加強病蟲害防控,促進油菜恢復生長。
中藥材管理莫忽視
一是露地栽培中藥材。及時培土,增加根系
深度。浙貝母、元胡等大田種植藥材可采用秸稈、茅草覆蓋保溫。也可在霜凍發生前一天灌水防霜凍。遭遇連陰雨時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遭受嚴重霜凍或暴雪危害后,及時采取扶苗、補苗、補種和改種等補救措施。
二是設施栽培中藥材。在寒潮大風來臨前利用拉線、臨時支架等對栽培設施進行加固,野外仿野生種植的鐵皮石斛樹樁要立支柱。及時修復受損棚膜,壓緊塑料薄膜。可通過調節棚內溫濕度與光照,早晚關閉大棚,加蓋覆蓋物等保溫增溫,有條件的可根據溫度情況采用
電熱加溫。
(本組稿件據光明網、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