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第一穗果呈扁、寬型,嚴重的呈“柿餅”狀,這樣的番茄果型不好看,采摘后菜商不收,降低了菜農的種植效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番茄果扁、寬呢?
光照弱或光照不足時,植株不能供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花芽會因缺乏有機營養而畸形。尤其是對于番茄等喜光蔬菜,光照減弱,花芽數目會減少,對果型果實品質都會有影響。此外,若弱根系受傷,養分吸收能力弱,特別是硼吸收不足,會造成花芽形成時期細胞分化異常,進而影響花的質量,導致果型異常。
為避免下茬番茄定植后出現果型扁、寬的現象,建議菜農做好以下措施:
控制好溫度。白天棚內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左右,傍晚放保溫被或草簾不能以時間為準,而應參考棚內溫度,遇到冷空氣或寒流時,可提前下放保溫被,避免夜溫過低,通常要保證夜溫不低于13℃。
增加光照。遇到連陰天、霧霾天,菜農可通過擦拭棚膜增加透光性或在棚內設置反光幕等措施來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促進花芽分化的進行。菜農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反光幕不要掛滿整個后墻,這樣墻體不能吸收和存儲足夠的熱量,夜間就不能散熱來維持棚溫,導致夜間溫度過低。
肥水管理。在花芽發育、開花及幼果膨大過程中,鈣、硼供應不足或偏施氮肥和鉀肥會導致生理缺硼、鈣,致使花器發育不良、果實細胞結合欠佳,果型偏扁,因此菜農要注重硼鈣等中微量元素的補充,補充硼肥可在花期前7-10天葉面噴施,當第一穗果進入開花坐果期后,每隔七天左右葉面噴施鈣肥。此外,多施用海藻肥有利于花芽分化,避免心皮過度分化形成帶狀扁形花及扁型果。 (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