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會議聽取了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潘鑫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深入推動全省種業發展情況的報告》,16日下午分組進行了審議。
會議認為,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關于振興民族種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決策部署,聚焦打造種業強省目標,扎實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市場凈化”五大行動,為促進我國種業高質量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出了重大貢獻。
會議對我省種業振興工作高度肯定,指出我省圍繞種業強省目標,持續推動現代種業“保、育、繁、推、管”全產業鏈發展,農業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種業企業實力不斷壯大,科研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品種培育工作成效明顯,制種基地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成績值得肯定。目前,已建成142個省級及以上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擁有農作物種子主板上市企業數位居全國第1,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數位居全國第2,全省農作物種子年制種能力位居全國第4,產值位居全國第3,出口水稻種子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1。
會議要求,全省上下要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關于振興民族種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決策部署,要聚焦加快建設種業強省目標,凝聚建設種業強省強大合力,提高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水平,增強種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種業“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品種研發力度,加大對種業發展的財政投入,推進依法治種興種能力建設,推進種業發展與農業特色產業有機融合,推動現代種業全鏈條融合協調發展,為振興民族種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安徽力量。
會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光榮、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負責同志分別率調研組于10月中下旬赴阜陽、宿州、滁州等市及有關縣(市、區)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種子有關法律法規實施、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攻關、種業基地建設等情況,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同時,委托合肥、亳州、六安、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等7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圍繞重點進行調研了解,并對全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場、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種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分布情況進行了摸底。
省人大官網、中安在線、安徽新聞聯播、安徽日報等進行了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