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又到了天津蘿卜豐收的季節。在天津,好蘿卜常作禮品在親友間饋贈。口感脆爽香甜、種植歷史已600余年、享譽京津冀的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沙窩蘿卜也迎來了集中上市。

合作社攤位前各種品種的“沙窩蘿卜”受到各類客戶關注
“蒙金土、運河水、勤勞人…孕育了肉質翠綠、口感脆甜、鮮嫩多汁的沙窩蘿卜。”“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生開藥方’。”“我這蘿卜叫‘冰激凌’,吃著就這那個味。”日前,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第十六屆沙窩蘿卜文化旅游節開幕。在文化節上,來自辛口鎮小沙窩村等多個村的沙窩蘿卜種植合作社及農戶進行現場推廣。
本屆蘿卜節以“國禮沙窩 富硒瑰寶”為主題,是集文化交流、經貿洽談、投資發展、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活動現場共設置主舞臺會場、沙窩蘿卜品鑒區域、特色農產品展覽區域、熱場區域四個部分。舞臺上天津快板、武術表演、詩歌朗誦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高蹺、龍鼓舞、秧歌等特色民俗文藝展演也吸引了諸多游客駐足拍攝。更值得關注的是,本屆文化節上天津知名農產品商貿企業在西青區小沙窩村建立電商產業園,與辛口鎮簽訂300萬斤蘿卜電商定向銷售協議,用直播帶貨的形式向全國銷售沙窩蘿卜。“從11月10日在電商園開始直播,現在每天的銷量破萬。‘中國蘿卜看天津,天津蘿卜看沙窩’這樣的蘿卜品牌,是通過我們電商園區里當地村里村民自己在互聯網銷售中一步步打造來的。”天津阿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麗表示。
據了解,今年辛口鎮沙窩蘿卜的種植面積在6000畝左右,總產量預計將超過6000萬斤。“全鎮從事沙窩蘿卜種植及銷售的農民近兩萬人,每畝地能夠給農戶帶來2萬元左右的收益,比其他經濟作物高出許多。”辛口鎮副鎮長樊廣寧介紹,近年來,通過十余屆沙窩蘿卜文化旅游節,辛口鎮進一步梳理了沙窩蘿卜品牌文化,結合西青區優質的文旅資源拓展了蘿卜主題農文旅項目,結合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已將沙窩蘿卜銷售推向了全國。目前,該鎮已注冊了“沙窩蘿卜”商標,“沙窩蘿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品牌保護認證,并獲得“津農精品”認證。
“我的7畝地,種植了6種蘿卜,包括本地原種蘿卜、青蘿卜‘七星’‘北斗’和‘金星’,紅皮‘冰激凌’蘿卜和‘紫丹’紅心蘿卜,這些蘿卜收益就接近15萬元。”天津市曙光沙窩蘿卜專業合作社種植戶李國績種植蘿卜已有25年,現在的他與合作社內百名社員一樣,除了種植蘿卜,在“立春”過后開始種植西紅柿、茄子和豆角等經濟作物,年底收入都有大幅提升。
小沙窩村地處南運河辛口鎮段的拐彎處。幾百年來的渦流沖刷,積淀了深厚的優質土壤,土質上沙下黏,特別適合蘿卜的生長。而平靜的南運河,則為蘿卜種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再加上村民們那運河人家的樸實勤勞,經過幾代人的栽培,讓“小”蘿卜成就大產業。目前,全鎮“沙窩蘿卜”產業規模已超億元,并帶動了周邊村鎮利用“沙窩蘿卜”IP實現農文旅發展,有效踐行都市農業鄉村振興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