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行的“全國智慧農業現場推進會”上,一款農業智能AR(增強現實)眼鏡的亮相成為焦點。
“AR田間智能監測調查眼鏡可以在田間對農作物病蟲害拍照、自動識別計數、數據實時上傳,能夠提升田間測報的效率。”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季曉宏介紹道。
安徽省寧國市今年的水稻種植面積為12萬畝,防治水稻病蟲害十分重要。
目前,我國的田間調查工作主要以人工目測為主,常常面臨著人手不足、任務繁重的情況。
變化發生在今年7月份。寧國植保站和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試點應用AR田間智能監測調查眼鏡,輔助開展田間調查。
“這款AR眼鏡在田間調查中的語音錄入準確率高,識別病蟲比傳統的人工調查速度更快、更加精準高效,數據實時傳輸,投入成本更小,在田間蟲量大的地塊優勢更為明顯。”寧國植保站站長歐陽承表示。
按照田間調查病蟲害常用的5點取樣法,以往一塊田需要15到20分鐘才能完成,使用農業AR眼鏡后,1個人就可以開展病蟲害監測工作,大約10分鐘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據了解,這款AR眼鏡配備智能病蟲害識別模型,可以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紋枯病、小麥赤霉病等多種病蟲害進行精準識別,輔助精準計數、全程語音控制和自動拍照功能,可以實現田間測報工作“單兵作戰”;同時,以語音和屏幕文字的形式提示相應的調查項目和識別結果,并將調查數據實時匯總至數據后臺,生成符合國家測報標準的報表,與各級測報系統直接對接,能夠有效提升病蟲害調查工作效率。
目前,該設備已在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省多地農業植保部門進行深度試點應用。通過田間試用,農業智能AR眼鏡在提升病蟲害識別精準率、操作便捷性、工作效率等方面能有效滿足田間調查要求,也為激活各地區的農耕數據價值、促進農作物精準防治提供了新可能。 (據《農村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