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受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委托,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廣西南寧召開全國水稻單產提升暨超級稻生產現場觀摩會。參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廣西水稻產能提升行動超級稻高產高效技術賓陽示范基地和廣西鴻發米業有限公司。
會議認為,創新育種技術路線、立足市場需求、良種良法配套、聯合協作攻關是我國水稻單產提升和超級稻發展的成功經驗,但由于生態條件和管理水平差異,高產示范田產量轉化為種植戶大面積均衡增產還有一定差距。會議指出,針對水稻大面積提單產存在的短板弱項,各地要明確階段發展目標,錨定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這項中心工作,從鞏固大聯合大協作推廣機制、集成創新輕簡化栽培技術等方面發力,持續推進超級稻品種培育、技術集成配套、示范推廣應用,推動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
會議發布了2023年度超級稻確認品種,其中新增農業農村部冠名的超級稻品種16個、退出冠名品種20個,目前冠名超級稻的品種總計129個。
來自水稻主產省農業農村科教部門、農技推廣系統和有關科研單位代表參加會議。中國水稻研究所原所長程式華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丁艷鋒教授分別圍繞我國超級稻成就與展望、水稻超高產實踐進行了專題報告。廣西、黑龍江、江蘇、湖南、四川等5省區作典型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