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實施新種子法、推進實質性派生品種(EDV)制度落實,強化種業振興法治保障,促進育種創新成果轉化,9月21日,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江蘇省徐州市聯合開展種業知識產權與運用推進行動(2023)。
種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的核心產業。建設農業強國、保障糧食安全,離不開完善的種業知識產權制度。記者從此次活動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目前,我國新品種權年申請量連續6年居世界第一,累計申請7萬件,授權2.9萬個。完成品種命名等配套規章制度修訂。建立了1個測試中心,27個分中心和6個專業測試站的植物新品種(DUS)測試體系,發布一批品種測試和分子檢測技術標準,推出了全國統一的品種DNA指紋公共平臺,為品種管理、種子打假提供有力技術支撐。農業農村部連續3年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連續6年發布《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典型案例》,聯合公檢法等強化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查辦了寧波甬優稻、河南矮大棒假玉米等案件,有力震懾遏制假冒侵權行為,種子質量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據了解,下一步,要貫徹落實新種子法要求,加快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配套規章,推進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加速落地。完善審查測試體系建設,加快分子檢測技術研發應用,推進以“一品種、一名稱、一標樣、一指紋”為主要內容的品種身份證管理。協助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嚴厲震懾種業侵權違法行為。大力開展種子法及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宣傳和政策解讀,有序推進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試點工作,搭建品種權許可、轉讓、質押等政策指引和交流平臺,提高種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同時,加快國家植物新品種測試徐州中心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品種展示示范交易平臺。
活動現場,有關方面為6家代表單位及個人頒發了品種權證書。農業農村部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等國家育種聯合攻關組代表單位現場簽訂了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實施承諾書,發布育種聯合攻關組EDV實施方案;玉米品種“成玉828”、梨品種“中梨碧玉”、小麥品種“徐麥40”等進行了現場品種權質押、許可、轉讓協議簽約,涉及金額5000余萬元。
信息發布環節,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省的農業科學院相關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農作物品種權保護與運用工作成效及進展。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理事會主席崔野韓、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審判長羅霞分別作主旨報告。
活動還針對品種管理政策、植物新品種權司法保護、品種測試及品種鑒定技術等主題開展培訓和研討。會后,依托國家植物品種測試徐州中心,活動為大田作物、蔬菜、花卉、果樹等新品種權相關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裝備進行了配套展示示范。來自種業管理部門、科研教學單位、企業、測試機構的代表以及育種家代表共300余人參加系列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