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遺傳改良創新團隊鑒定了調控棉花抗病性的關鍵基因GhMYB33,揭示了該基因動態調控棉花生長和抗黃萎病菌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尖端研究雜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
當前,提高棉花產量仍然是棉花品種選育的第一目標,良好的株型結構和高抗病性是保證棉花高產和穩產的關鍵。該研究鑒定到了一個調控棉花生長與抗性平衡的關鍵基因GhMYB33,發現該基因突變體顯著提高了對黃萎病菌的抗性。進一步研究發現,該基因的轉錄水平受到微小RNA的精細調控,從而作為一個樞紐,動態調控棉花的株高和抗病性。該研究闡明了以GhMYB33為樞紐蛋白平衡棉花生長發育與防御響應的調控通路,為創制兼顧生長發育和抗性的優異棉花材料提供了基因資源。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的支持。(通訊員 梁冰)
原文連接://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090-1232(23)00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