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1日,江蘇明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綠谷生物育種有限公司轉基因生物技術觀摩研討會在海南三亞隆重召開。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海南綠谷生物育種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英、綠谷生物育種有限公司總經理師洪飛,中國農業大學袁志鵬博士,江蘇明天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強,河北明天種業總經理賈榮學,龍燈中國商務市場部王炳磊、種衣劑新業務項目部陰春暉,與來自全國核心經銷商代表15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劉強主持!


王國英研究員在國內率先建立了玉米的基因槍轉化體系,把Bt殺蟲蛋白基因轉入玉米,獲得了可育的轉基因植株。“九五”和“十五”期間,主持國家級項目8項,其中包括863重點項目和國家“轉基因植物專項”重點項目各1項。主持研制的抗蟲玉米已在吉林、山東、河北、北京等省市示范種植。會上,王國英研究員就國際、國內玉米轉基因產業化現狀,綠谷生物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合作研發轉基因玉米產品有關進展做詳細介紹和解析。
據王國英研究員介紹,海南綠谷生物育種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專注抗蟲、耐除草劑轉基因玉米研發和應用創新型公司,公司擁有完善的轉基因玉米產品研發體系,從目標性狀基因的創制、載體構建、遺傳轉化等到轉基因玉米培育整個流程都有成熟的技術體系,可承接轉基因玉米遺傳轉化、回交轉育等服務。他表示,隨著轉基因抗蟲玉米應用,bt蛋白抗性害蟲在害蟲群體中的比例是否增加,如何延緩這些抗性害蟲的出現是今后轉基因抗蟲玉米面臨的重要挑戰。針對這項課題,綠谷生物開展了大量工作,目前,公司針對延緩抗性害蟲而研發的創新基因AM11、AM12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師洪飛以《轉基因生物技術對黃淮海種業市場的機遇與挑戰》為題做精彩分享。報告圍繞基礎應用技術的創新變革、市場前景和市場定位、面臨的挑戰、市場如何布局等進行深入剖析。他表示,當前,世界種業已進入到“常規育種+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4.0 時代”,這對于用種量居世界第一的中國而言,既是挑戰,更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而要把握機遇,就要鼓勵原始創新,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構建現代生物育種創新體系,強化種質資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種關鍵技術,培育戰略性新品種,盡早實現種業科技的自立自強。

種子作為農業科技的載體,當前玉米單粒播種簡化栽培快速發展,玉米種子質量與活力水平成為直接影響玉米安全生產和品種的豐產潛力發揮的主要因素。袁志鵬博士做《眾聯嚴選—玉米種子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專題報告。他表示,單產的提升不僅是品種產量性能的提升,更是種子質量的提升。為此,我所在的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與技術中心聯合崖州灣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共同開展2022年全國玉米種子質量調查研究。通過調查發現,我國玉米種子質量總體較好,基本達到國家質量標準要求,且有近1/3的種子遠超標準要求。但通過國際上種子質量檢驗方法評價后發現,中國玉米種子在耐貯藏能力和加工能力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并期待有一天能讓中國玉米種子提升到全球領先水平。

隨著玉米大豆轉基因產業化有序推進,中國種業進入黃金期。賈榮學表示,明天種業將搶抓這一有利機遇,聚焦品種,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明天種業已做好豐富基因性狀品種儲備,攜手合作伙伴,共創種業美好明天!最后,賈總就明天種業營銷經典案例做精彩分享,規劃落地,見行見效的營銷策略落實措施做周密安排。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傳統玉米種植采用的“大水大肥”管理模式不僅會引起土壤酸化和水體污染,而且會惡化玉米根系生長微環境,降低玉米抗逆能力,引起產量和品質降低。高效化、標準化的玉米施肥技術開發迫在眉睫。王炳磊老師通過“樂囤”玉米肥產品特點和肥效展示分享,從“研發、推廣、應用”三大要素入手,詳細介紹“樂囤”玉米肥匯集多方優勢,在多年研發基礎上,配合玉米種肥同播機械,形成了一套玉米抗逆豐產的緩控釋肥高效施用技術。他表示,下一步,龍燈將繼續深化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應用的全流程創新體系,為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綠色發展提供“龍燈新思路”。

會議邀請龍燈中國種衣劑新業務項目部陰春暉做“優拌”種衣劑專題報告。激烈的種業市場需要不斷提升品種競爭實力,龍燈植保業務在國內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穩定的種子健康防護、精準的病蟲害預警和數字農業技術服務的相繼加持,將助力明天良種贏在起跑線上。

會后,參會代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優化完善合作機制,推動雙方合作走深走實。希望與會各方攜手同心、聚力前行,以實際行動支持創新發展,共同創造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