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4338號建議的答復摘要
楊青春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育種創新做強做大中國種子品牌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種質資源搜集、保護和利用
我部高度重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一是加強種質資源普查收集。2015年我部啟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目前普查收集即將結束。建立健全農作物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現已建成了以1個國家種質資源長期庫及其復份庫為核心、15個種質資源中期庫、55個種質資源圃和214個原生境保護點為骨干的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二是推進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十三五”以來,我部先后組織開展了大豆、玉米、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工作,2022年進一步擴大到涵蓋糧食、油料、耐鹽堿、抗旱及優勢熱帶作物等48種作物。三是推動種質資源信息共享利用。我部已制定出臺《農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辦法(試行)》,建立種質資源共享利用數據平臺,實現快速查詢、便捷申請,推動資源信息共享利用。同時公告發布了首批可供利用農作物種質資源目錄。我部已連續4年遴選發布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為新品種選育提供了多樣化種質來源。
二、加快育種創新,培育突破性新品種
近年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措并舉加快提升育種創新水平。一是組織開展育種聯合攻關。2022年,我部印發《國家育種聯合攻關總體方案》,支持隆平高科、先正達(中國)、北大荒墾豐等種業優勢企業牽頭開展自主聯合攻關;支持河南省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牽頭,聯合優勢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分別開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四大作物育種聯合攻關;支持河南秋樂種業公司、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根據本地特色和區域優勢,開展芝麻、花生等特色物種攻關,加快優良新品種選育。二是搭建種業科技創新平臺。我部依托農業學科群重點實驗室先后建立一批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利用專業重點實驗室,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按作物分別設置了種質資源鑒定與新種質創制崗位科學家,并成立了遺傳育種實驗室,加強優異種質基因資源挖掘和育種創新。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種業振興行動部署,繼續組織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行動和育種創新攻關行動,加大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和精準鑒定評價力度,扎實推進新一輪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加快培育推廣一批高產穩產、廣適多抗、綠色優質、宜機專用的突破性新品種,著力打造中國種子品牌,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有力的品種支撐。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3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