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國家良種重大科研攻關成員單位,以小麥、玉米、棉花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及市場營銷服務為一體的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正式扎根副中心。目前,公司正在實驗地塊內進行新組合、新品種的綜合性測試,以篩選到更多高產、優質、抗病等性狀優異的種質資源。

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查看實驗地塊組合生長情況。田兆玉/攝
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實驗地塊位于于家務鄉,共142畝。“這里目前有1400多個組合品種,都來自生物育種領域頂尖科研機構、院校的多名權威專家。”公司生產技術服務主管王亞卿介紹。走在一塊塊試驗田內,頭戴草帽的王亞卿皮膚被曬得黝黑,他時不時蹲下身子查看組合的生長狀況,并詳細記錄在冊。
作為“種業之都”的北京,吸引了一批頂尖育種企業。在位于副中心內的于家務國際種業科技園區,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12家國內農業頂尖研究機構與園區開展合作,建立了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5個農業科技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培育孵化了神舟綠鵬、供給互聯等10余家科技型企業。相繼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青年英才創新基地,引進碩士以上人才近200人,博士以上人才80人。一批專家、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在園區創新創業,開展種業科研、中試示范、成果轉化、檢驗檢測、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創客空間、交易結算等業務。
正是看中了種業創新要素匯聚,遠在新疆昌吉市的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將業務拓展到了北京,在于家務國際種業科技園區落戶。“我們抱了很大決心,要在北京開拓市場,進行一系列育種科研工作,與北京地區的科研機構、人才對接,吸引更多更好優秀資源,把種業做大做強。”王亞卿表示,在于家務實驗地塊內展示了公司近兩年培育的50余個新品種,包括甜糯玉米等。展示的140余份玉米親本都是公司研發人員從千千萬萬份材料里篩選出來的。
據了解,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新疆昌吉市,以小麥、棉花、玉米和瓜菜新品種選育、種子生產加工及市場營銷服務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具有農業農村部頒發的“全國育繁推一體化經營許可證”。近年來,企業在南北疆及河南省新鄉市、遼寧省鐵嶺市等多地建設了種子加工生產線并配套倉儲物流服務體系,玉米、小麥、棉花種子年加工能力達15萬噸以上。目前,已擁有獨家生產經營權品種210多個,良種覆蓋全國17個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