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23日,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召開2023年關中油菜觀摩暨研討會,旨在促進專業化服務,提升種植效益,推動油菜與糧食協同發展。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研究員主持會議。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陜西鴻塬種業有限公司在渭南市大荔縣城關鎮、陜西榮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渭南市蒲城縣鹵陽湖鹽堿地油菜高產示范田、寶雞市岐山縣范家塬村“小麥—油菜輪作”示范田、楊凌示范區揉谷鎮田西村的“秦優797”高產競賽田,隨后在楊凌示范區召開研討交流會。
會議指出,關中地區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已日趨成熟,發展油菜規模化種植的比較效益日益顯現。關中地區麥油輪作,可有效降低小麥田間病蟲草害,減少農藥施用量。同時,油菜具有養地、耐鹽堿等特點,在渭北旱薄地、鹽堿地種植油菜,不僅效益好,而且有助于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有利于實現穩糧擴油。
會議強調,要調動多方科技力量,開展高產、多抗、耐鹽堿、宜機品種選育和全產業鏈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充分發揮專業化服務組織作用,大幅提升油菜單產和生產效益,充分挖掘渭北旱塬和鹽堿地油菜生產潛力,為推動陜西油菜提質增效,推動油菜與糧食協同發展貢獻力量。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負責同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關專家,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關中地區崗位專家,關中地區各市農技中心(站)負責同志,相關種業企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代表和油菜種植大戶等50多人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