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質粳稻“寧香粳9號”在海南示范種植再創產量紀錄
4月17日,優質粳稻“寧香粳9號”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試驗基地進行高質高產示范田實產驗收。現場采用收割機進行機械化收割脫粒,經去雜、測定水分,經確認,折成標準稻谷產量為640公斤。萬建民院士團隊選育的粳稻新品種“寧香粳9號”優質、高產、穩產、抗倒、抗病、綜合抗性強、米飯柔軟有彈性、口感爽滑、香味濃郁等優點,并榮獲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粳稻)金獎。


二、攻關單位育成品種列入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
2023年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推介骨干型、成長型、苗頭型和特專型水稻品種共36個中26個品種由攻關單位育成,其中骨干型10個,成長型6個,苗頭型10個。
代表品種“華浙優210”現已通過長江上游、長江中下游中秈、麥茬國審和浙江省中秈審定,適應性廣,近兩年連續獲得長江上游、長江中下游國家水稻核心展示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品種、四川天府種業博覽會推介品種、江西十大“潛力”品種、湖南“雙新”展示會明星品種等榮譽。“中浙優H7”2019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2019-2020年先后獲得湖南長沙“雙新”展示會明星品種、“2020浙江·長江下游水稻新品種大會”推薦品種等冠名,2022年被確認為超級稻品種。該品種豐產性好,適應性廣,生育期適中,米質達部頒二級。

華浙優210及中浙優H7田間照片
三、D1型雜交水稻發現及應用
D1型雜交水稻是顏龍安院士團隊從中國普通野生稻中鑒定出繼野敗、紅蓮之后的第三大雜交水稻類型,細胞質廣泛分布于中國普通野生稻,包括江西東鄉野生稻、廣西普通野生稻、廣東普通野生稻和云南普通野生稻等,“保持譜”廣,在栽培稻中找不到恢復源,目前還未在生產上推廣應用。D1型雜交水稻極大的豐富了雜交水稻類型,開創了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新途徑,突破水稻不育系育種資源的限制,可以將保持系來源擴大到早稻、中稻、晚稻、優質稻及亞種水稻類型,大幅度提高三系不育系育種潛力,更容易選育“優”“異”不育系,有利于打破目前雜交水稻品種“父強母弱”的現狀。

D1型雜交稻新野優3號田間表現
來源:國家水稻育種攻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