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塊面積2.64畝的麥田,收割的麥子除去水分和雜質,初步測產畝均540公斤,已經打破了寧波百畝方506公斤的記錄,有望沖刺‘浙江農業之最’百畝方記錄。”5月19日,寧波市種子管理站高級農藝師章志遠告訴記者。
三夏時節,象山縣新橋鎮獅子山片的300畝小麥高產示范方,沉甸甸的麥穗上麥粒飽滿。寧波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省、市有關技術專家,現場隨機選取1畝以上的田塊進行收割稱重,折算成標準水分和凈度后,最終測得百畝方平均畝產量。
據悉,浙江省的小麥百畝示范方最高畝產記錄,由嘉興市平湖市鐘埭街道得稻家庭農場去年所創,畝產記錄是542.25公斤,所種小麥品種為“揚麥28”。寧波小麥百畝示范方,由海曙區洞橋南瑞糧機專業合作社許躍進2011年創下。
百畝方種植戶象山新橋影城陽光家庭農場負責人勵小員介紹,“小麥是去年10月28日種植的,選種象山縣農技中心推介的高產品種‘揚麥28’,中間施藥兩次,前幾天收割沒想到畝產超過了500公斤,遂邀請省市專家現場測產。”
今年小麥緣何高產,象山縣農技中心相關負責人道出了秘籍:主要得益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等多重利好因素疊加。近年來象山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了規模種糧補貼、收購環節補貼等政策,激發了廣大糧農多種糧、種好糧的積極性,同時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積極開展“非糧化”整治,進一步提升了糧食生產基礎設施水平,有效拓展了糧食種植空間。
良種良法是奪取糧食高產的關鍵。象山縣深入實施“藏糧于技”,開展糧食高產高效創建活動,每年建立市縣糧食高產方20個以上,通過技術集成和示范帶動,大力推廣高產品種與應用配方肥、綠色防控等技術措施,進一步提高科技貢獻率和機械化率,實現了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同時,今年小麥揚花、灌漿等生長期天氣晴好,雨水較少,光照充足,病蟲害普遍較輕,為小麥高產提供了優越的環境。近年來,象山縣小麥種植面積快速增長,從2019年的0.71萬畝,增長到今年的3.4萬畝;單產水平不斷提高,從2019年的250公斤/畝,提高到今年的350公斤/畝,增幅40%,最高畝產刷新象山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