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南繁優勢,以水稻優質品種為抓手,促進水稻產業發展,擴大“海南好米”品牌影響力,5月12-13日,由海南省農業廳指導,海南省種子總站主辦,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五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暨產業發展大會在三亞市崖州區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李鵬出席活動,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育紅、三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長豐出席活動并致辭。活動由海南省種子總站站長邱軍主持。該活動旨在進一步完善“海南好米”品牌建設,促進“海南好米”金獎品種的宣傳推廣和“海南好米”品牌大米打造,帶動海南米業的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海南好米。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本年度“海南好米”活動共篩選出來自省內外種業米業企業、科研院所等29家單位40個優質稻品種參與評選。
5月12日下午,在三亞市崖州區創意產業園區新道街進行室內食味品鑒,品鑒工作按照《海南省第五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室內食味品鑒實施方案》《“海南好米”食味品質鑒評技術規程(試行稿)》執行,邀請了包含胡培松院士、錢前院士在內的11名省內外水稻行業科研及推廣領域專家對40個優質稻品種的稻米進行室內食味品鑒,通過氣味、外觀、適口性、滋味、冷飯質地等5個方面進行評議。在專家的集體決策和評審下,最終評選出美晶香針、炫兩優秋香、伍兩優鈺占、九里香、珠兩優5298等5個“海南好米”金獎品種。在活動現場,眾多優質稻米被擺放在展臺上,讓人們可以感受到“海南好米”所帶來的美味和健康。
5月13日,召開產業發展大會。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馬育紅在大會上致辭表示,培育“海南好米”產業鏈,擴大“海南好米”品牌影響力,還需要從5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建立完善品種評價體系。制定“海南好米”評選及金獎品種種植標準,推動海南水稻品種升級換代。二是加快金獎品種推廣應用。示范推廣種植“海南好米”金獎品種,打造核心示范區,大面積推廣應用。三是打響“海南好米”品牌。將“海南好米”納入“海南鮮品”培育計劃,講好“海南好米”故事,打造“海南好米”區域公用品牌。四是加快南繁科研成果轉化。組織開展水稻品種田間種植展示評價,集中展示南繁選育新優品種、“海南好米”金獎品種、功能性品種等,邀請種業企業拿出“當家”品種,同臺競技,把好的品種選出來、用起來。五是加大對金獎品種的支持力度。今年計劃把 “海南好米”列入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獎補范圍,對金獎品種推廣種植的單位和大戶進行獎補。胡培松院士、張瑞英研究員等5名專家從優質稻品種發展、品牌打造、數字化管理、海南水稻育種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報告,大會公布獲獎名單。其中,經參會人員公共品嘗,金獎品種“九里香”還獲得“最受歡迎”獎。
活動最后舉辦“海南好米”推廣活動,進行稻米產品展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集中展示往屆“海南好米”獲獎品種品牌大米,二是品嘗“海南好米”參賽品種烹飪的米飯,三是展示海南特色稻米深加工產品,如山欄酒、米粉、粽子等。
與前四屆相比,第五屆“海南好米”評選活動有三個特點:一是活動規模更大,參與人員更多;二是鑒評專家組首次邀請水稻育種研究方向的國家院士參加;三是首次增加產業發展大會,邀請專家進行報告,探討從品種篩選、綠色種植、產后加工、品牌建設等方面逐步完善“海南好米”全產業鏈,促進海南優質稻產業發展。
“海南好米”評選活動作為海南米業的一道風景線,旨在引領海南米業發展,進一步提振海南優質農品的聲譽和形象,展示海南農業創新、可持續發展的新氣象,通過提升大眾對海南好米的認知度,擴大海南米產品的市場渠道,促進海南農產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種植業管理處、市場與信息化處、省種子總站、省南繁局、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海南好米”參選單位、種植大戶、米業企業及推廣活動參展單位相關負責人、18個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種子站等相關單位、媒體記者、公證處公證員,約18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