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三農 » 正文

種好地,管好田,才能產好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20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作者:陳爭 記者 蘆曉春  瀏覽次數:336
 
  張書安是京郊延慶區的種糧大戶,他負責的北京張書安農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一入春便忙活起來,檢修機械、采購種子肥料,為春播做好準備。
 
  作為北京市的農業大區,延慶區今年糧食播種面積將穩定在14萬畝,產量6.5萬噸以上,全力保障糧食供應。2022年,張書安的合作社糧食種植面積近2000畝,產糧約168萬公斤,畝產840公斤。“今年,我們計劃繼續保持近2000畝的種植面積。”張書安說。
 
  “用好種,產好糧”是張書安樸素的理念,合作社2000畝土地全部使用優質專用良種。同時,作為較早一批應用機械耕種的農民,張書安不遺余力地推廣機械種植。如今,在他的合作社里,深松機、玉米播種機等得到廣泛應用,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100%。
 
  隨著機械耕種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民嘗到甜頭,機械耕種在延慶區推廣開來。“現在,合作社共有大大小小機械28臺(套),為周邊鄉鎮提供農業服務。”28臺機械連軸轉,張書安還是感覺忙不過來。“今年,我們打算再添置3臺農業機械設備。”
 
  讓張書安和農戶感觸最深的,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有機肥的投入使用。今年,合作社春耕準備的肥料,有30%為有機肥。這些有機肥,不少還是來自他們自己田里的農業廢棄物。
 
  從2019年起,延慶區就開展了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和有機肥補貼工作。通過購買加工服務的方式,將延慶區內的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理,加工成有機肥產品,并將制成的有機肥通過政府補貼及農戶購買的形式銷售給在延慶本地從事糧食、蔬菜、果品、花卉等種植業生產者。按照每噸480元標準對有機肥推廣予以補貼,每年推廣有機肥4.5萬噸左右,回收處理農業廢棄物10萬噸左右。通過項目實施,全區土壤有機質和氮磷鉀含量明顯提高,平均每畝減少化肥使用5.4公斤,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延慶區的北京東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地聚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兩家成熟的有機肥生產企業,每年處理農林廢棄物40萬噸,生產有機肥料等系列產品近20萬噸,每年產值約6000萬元。
 
  據統計,2022年全區收集利用秸稈等廢棄物12.2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9%。這得益于延慶區采用“農戶+農機合作社+秸稈用戶”的運行方式,以農機合作社為“橋梁”,聯通農戶與秸稈用戶之間的供需合作,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秸稈收集問題。
 
  既要種好地,更要管好田。延慶區已經建立區、鎮、村三級田長體系,確定了362名村級田長和332名村級巡田員,明確了巡田主要任務。
 
  張石寬是香營鄉遠近聞名的種田能手,也是鄉里的巡田員。“管好田,首要是守住耕地保護紅線,這就是守住了糧食生產的根。”張石寬說。
 
  鋪開香營鄉地圖,張石寬的責任地塊分布在8個村子,一共1800畝。巡田,是張石寬的主要工作,一年四季都不停歇。他總是特別認真地查看莊稼的長勢,及時發現病害。春天,這項工作尤為重要。一次,在巡查東白廟村時,張石寬發現邊角地有一塊撂荒地,他迅速把情況反饋給了鎮村田長。隨后,經過村里對土壤的評估,確定該地塊是與林地交叉的耕地,約1.5畝。隨后,進行了針對性地補種工作,補種了大蔥、蔬菜等,讓荒地不再撂荒。“我是農民,又學農學出身的,腳下的土地就是我們的根。我得履行好巡田員的職責,守護好我們的良田,像總書記說的,把咱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咱自己的手里。”張石寬說。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